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历史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清代    明清时期    世界历史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孙中山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水利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2,577H指数:23WOS: 5 北大核心: 272 CSSCI: 304 CSCD: 6 RDFYBKZL: 7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略论中西人文精神
1
《中国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 冯天瑜  出版年:1997
略论中西人文精神冯天瑜本文对近十年来理论界所关注的人文精神问题作了较为集中的讨论。文章分析了新时期以来中国人文精神问题提出的社会背景、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分析比较了以强调个体价值为特征的西方人文精神和以强调社会人格为特征...
关键词: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 中国人文传统  欧洲文艺复兴 现代转型  “文艺复兴”  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  现代化进程  社会转型
二十世纪明清市镇经济研究
2
《历史研究》武汉大学人文科学院历史系 任放  出版年:2001
关键词:市镇 明清 学者  学术史 学术成果 经济研究 研究方向  彰显 促进  
历史上农耕世界对工业世界的孕育
3
《世界历史》武汉大学历史系 吴于廑  出版年:1987
两年以前,作者在《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一文中曾说,历史上的“由农本而重商的行程、发轫于亚欧大陆农耕世界的西端,由此突破农耕世界的闭塞,为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的涌现创造了前提。……不妨说,这是一段由农耕世界开始转向工业世界...
关键词:世界历史 资本主义  亚欧大陆  重商 农本 工业革命  毛纺织业 英国  尼德兰 经济史
清代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调整
4
《历史研究》武汉大学历史系 陈锋  出版年:1997
清代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调整陈锋清代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几经变动与调整,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及其性质而言,清代前期与后期是大为不同的。前期,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调整,主要反映出在户部控制之下,钱粮起运、存留比例的变动...
关键词:地方财政 中央财政 存留钱粮  度支部 曾国藩  三藩之乱 督抚 财政收入  太平军 财政体制  
汉代买地券的实质、渊源与意义
5
《中国史研究》武汉大学历史系 鲁西奇  出版年:2006
(1)今见东汉买地券均为随葬明器,并非实在的土地买卖文书,而是“实在的冥世土地买卖契约”:买地券所涉及的买卖双方、见证人均为亡人,所买卖之对象———墓地所有权是冥世所有权,其田亩面积、所用之钱亦仅具冥世意义,也就无须亦不...
关键词:买地券 告地策  汉代
清代财政支出政策与支出结构的变动
6
《江汉论坛》武汉大学历史系 陈锋  出版年:2000
本文在较为系统地清理、辨析有清一代的财政支出类别、数额的基础上,对各个时期的财政支出政策和支出结构进行重点探讨,以期对清代的财政支出得出总体认识。并涉及到各个时期的财政收入,以及收入与支出的比较。
关键词:财政支出 财政政策 财政结构 清代前期 晚清
宋代灾害与荒政述论
7
《中州学刊》武汉大学历史系 康弘  出版年:1994
宋代灾害与荒政述论康弘(武汉大学历史系)宋代灾患的频繁,超过以前各代。从宋太祖即位到南宋灭亡的三百一十九年间,“灾异频数,不可胜纪”。各种自然灾害,不仅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严重影响社会环境的安定。宋政府为此采取了...
关键词:常平仓 水旱灾害  《宋史》 宋政府  义仓 自然灾害  荒政 述论 赈济措施  《续资治通鉴》
关于近代史研究“新范式”的若干思考
8
《近代史研究》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吴剑杰  出版年:2001
关键词:中共  论战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理论  新阶段  拨乱反正 传统观 近代史研究 基本线索  中国近代史
胡旋舞、胡腾舞与柘枝舞——对安伽墓与虞弘墓中舞蹈归属的浅析
9
《考古与文物》武汉大学历史系 陈海涛  出版年:2003
在北朝隋唐时期传入中原的众多异域艺术中,就舞蹈而言,无疑是以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最为典型。但由于对它们的具体形式和特点,史籍记载多语焉不详,导致对它们的认识长期以来一直含混不清。在新近公布的北周安伽墓与...
关键词:胡旋舞 胡腾舞  柘枝舞 安伽墓 虞弘墓 舞蹈 归属  北周 考古研究  
人地关系理论与历史地理研究
10
《史学理论研究》武汉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不详 鲁西奇 王凌  出版年:2001
关键词:哲学  直觉 思辩 主观  具体  伦理  层次  历史地理 人地关系 历史学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