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俗文化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宋代    初唐    动因    文学    文体特征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103H指数:6北大核心: 18 CSSCI: 20 RDFYBKZL: 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共时材料中的历时分析——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看汉语词汇的发展
1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俗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 俞理明 谭代龙  出版年:2004
根据专书作语言研究 ,通常把它作为一个共时对象进行描写研究 ,如果要在专书研究中引入历时的分析 ,就要与其他时期的文献作比较。尝试用一种新的方法 ,以唐人义净翻译的佛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为例 ,探讨在专书的研...
关键词:共时材料  历时分析  词汇变化 词量  词次  
论宋代民间淫祠
2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俗文化研究所 刘黎明  出版年:2004
宋代民间淫祠泛滥成灾 ,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公害。民间淫祠泛滥与民间巫风盛行之间 ,有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 ;此外 ,由于宋代商业活动的兴盛 ,许多地方性的俗神迅速地向四面辐射 ;而两宋政权在对外关系方面的软弱无力 ,使得民...
关键词:来代  淫祠  民间信仰
佛教伪史《汉法本内传》与佛道论争
3
《云南社会科学》四川大学俗文化研究所;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 刘林魁  出版年:2009
《汉法本内传》是一部成书于佛道论争异常激烈的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伪史著作。它不但完善了汉明求法这一传说,而且融入了另一部佛教伪史著作《周书异记》的主要内容;既继承了这一为时人信服的佛教来华传说,又突破了其原有的主题,增加了佛...
关键词:《汉法本内传》  汉明求法  佛道论争  佛经 佛讲  
词汇历史研究中的宏观认识
4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俗文化研究所 俞理明  出版年:2008
词汇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全民性、社团性、动态性和共时性。根据稳定度和普遍度的差异,词汇可以分为基本层、常用层、局域层和边缘层。在历史语言研究,特别是历史词汇研究中,经常出现方言、口语、白话、俗语等概念,这是几个从不同方面划...
关键词:词汇 历史研究 认识  
豪杰:明遗民群体的人格理想
5
《浙江学刊》四川大学俗文化研究所 李瑄  出版年:2007
四川大学2006年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启动项目课题成果之一。
"豪杰"是受到明遗民群体普遍认同的人格类型。这种人格形态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由孟子所倡导,强调个人的主体意志以及强健的主体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明代中后期王学对自我的肯定,使其再度受到重视。明遗民艰难的生存环境要求他们具备坚强有...
关键词:明遗民 豪杰 人格
存道:明遗民群体的价值体认
6
《学术研究》四川大学俗文化研究所 李瑄  出版年:2008
四川大学2006年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启动项目课题阶段性成果之一
亡国以后,明遗民群体面临自我价值的重建,儒家思想传统中作为价值基础的"道"成为其审视世界与自我的立足点。在他们看来,明亡以后,异族对政权的掌握意味着道与现实政治的分离,天下从此陷入了混淆颠倒之中;而其人生选择中所体现的道...
关键词:明遗民群体  存道  价值  
欧阳修诗歌审美追求与创作效果的矛盾
7
《社会科学研究》四川大学俗文化研究所 吕肖奂  出版年:2005
欧阳修在诗歌理论上, 追求并推崇“奇险”、“险怪”, 在诗歌创作上也努力尝试写“奇险”、“险怪”风格的诗歌, 但是诗评家们却大都认为他的诗歌主体风格是平易。奇险和平易是两种完全相反的风格范畴, 欧阳修的诗歌在审美追求和创...
关键词:欧阳修  诗歌 审美追求 创作效果  个性和修养  
人类学写作:科学与文学的并置、兼容
8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俗文化研究所 徐新建  出版年:2011
从科学与文学关联的角度关注"人类学写作"问题,讨论写作的人类性和人类写作性;提出"人类学写作"就是人类自我认知的文本呈现,是人类文化的"自画像"。
关键词:人类学写作  科学  文学人类学
北宋末临川诗人群体及其文学史意义
9
《文学遗产》四川大学俗文化研究所 伍晓蔓  出版年:2007
四川大学2006年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北宋末以谢逸、谢邁为领袖的临川诗人群体,是一个以临川诗人为主体,以饶节、汪革等游于外地的临川诗人为外围成员的地域性诗人群体。这些诗人定期或不定期聚会,以分韵赋诗为主要唱酬方法,积极参与国内的诗文酬唱与学术交往,诗风清苦、...
关键词:临川  诗人群体 分韵  江西诗派
论道教典籍语料在汉语词汇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10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四川大学俗文化研究所中文系 俞理明 周作明  出版年:2005
对于历史语言研究来说,现存的文献材料只保存了当时语言应用实例的极其稀少的部分。二千年来对中华民族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又富有语用特色的道教文献,是值得重视的,可惜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足。本文利用早期道教文献资料,从几个方面说明...
关键词:道教文献 历史  研究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