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俄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俄罗斯文学    个案分析    马拉松    全媒体环境    全媒体    

研究学科:

被引量:22H指数:3北大核心: 4 CSSCI: 3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媒体环境下的阅读推广活动典范——俄罗斯“阅读马拉松”活动个案分析
1
《国家图书馆学刊》四川大学图书馆;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俄文系 樊伟 李桂华 姜晓 余雪琦  出版年:20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媒体环境下复合阅读行为及其阅读推广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6ATQ005)研究成果之一
"阅读马拉松"是"2015俄罗斯联邦文学年"框架下的一项重要的阅读推广活动,其主旨在于引导全社会重拾对文学的兴趣、回归阅读,促进社会团结和增强国家认同。该活动有如下特点:营造集体参与的"阅读狂欢",崇尚平等与公平,积极利...
关键词:俄罗斯  阅读推广  全媒体 村社意识  阅读马拉松  
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论”视角分析——《罪与罚》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心理
2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 黄乐  出版年:2011
作为心理描写大师享誉世界文坛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小说《罪与罚》中深刻剖析了主人公在犯罪前后的心理挣扎过程,其精巧度和深刻度让读者震撼。本文试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论对《罪与罚》中男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心理变化过程进...
关键词:本我 自我  超我 《罪与罚》 拉斯科尔尼科夫
铜骑士与小金鱼--普希金两位一体的长诗与童话
3
《俄罗斯文艺》不详;四川大学外语学院俄语系 米·爱普施坦 李志强(译)  出版年:2009
关键词:普希金 童话 长诗 金鱼 骑士 作用规律  铜  回溯性  
俄语动词体的划分及用法
4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 谭顺志  出版年:2004
动词体是俄语语法中有争议而又最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体的划分和使用应以语义、语境为标准;体的实质是一种词汇-语法范畴;体的用法分为一般用法和转义用法;绝对用法和相对用法;变体用法等。语言学界流行的所谓"内在界限"的标准不能...
关键词:俄语 动词体 语法 语义 语境
《母亲》中的母亲形象:革命与宗教的混合体
5
《作家》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俄文系 刘思夏  出版年:2008
《母亲》一书描写了过去怯懦、在痛苦生活中逆来顺受的尼洛芙娜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坚强的革命者的过程。然而实际上"母亲"形象蕴含了深层次的内涵:高尔基将其"造神观"通过母亲的转变透露出来。本文试从对文本的分析及其他方面阐述高尔...
关键词:母亲 宗教 革命  造神观  
从四个吝啬鬼的比较来发掘泼留希金的性格成因
6
《华章(初中读写)》四川大学 刘思夏  出版年:2008
果戈里的小说<死魂灵>创造了大量的经典人物形象,其中守财奴泼留希金最被读者所知.但纵观该人物形象的评论,都是从迂腐贪财的角度出发,缺乏全面客观的分析他性格的成因.本文试图通过西方文学中四大吝啬鬼的对比来揭示泼留希金性格的...
关键词:泼留希金  人物对比  性格成因
对《安娜·卡列宁娜》部分章节的文本细读
7
《青年文学家》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 于芮  出版年:2014
文本细读是剖析经典的一种重要方法,他提倡从文本出发,发掘作品的文学性和审美性。《安娜·卡列宁娜》中非常精彩的三个高潮情节:赛马,安娜难产,安娜之死,非常适合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品进行解读。深入文本,详细剖析主人公感受、纠结、...
关键词: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宁娜 文本细读
落寞的行者——试论布尔加科夫小说的自传性
8
《中外文化与文论》四川大学外语学院俄语系 池济敏  出版年:2005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评说李白的这两句诗,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俄罗斯作家 M.A.布尔加科夫的命运。布尔加科夫现象是俄罗斯20世纪文坛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尽管这种关注是作家生前所期盼的,但它却来得太晚。作家生前落...
关键词:布尔加科夫 自传性 兰德  玛格丽特  俄罗斯文学 谢尔盖耶维奇  索尔仁尼琴 阿赫玛托娃 彼拉多  上尉的女儿  
世界末日的来信
9
《俄罗斯文艺》不详;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 加·波梁斯卡娅 谢青(译)  出版年:2009
关键词:小说 文学作品 《世界末日的来信》  加·波梁斯卡娅  俄罗斯文学
《罗亭》和《贵族之家》中两性主要人物形象的差别
10
《才智》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俄文系 刘思夏  出版年:2008
屠格涅夫的小说《罗亭》和《贵族之家》中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男女形象,文中作者塑造了"多余人"形象中的典型男性角色,同时其中的女性形象一改俄罗斯文学中女性形象只占据次要角色的状况,在两部作品中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
关键词:多余人 女性形象  爱情理想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