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小说    柏桦    诗人    方言    诗歌    

研究学科:哲学类    建筑类    自动化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交通运输类    

被引量:236H指数:7北大核心: 45 CSSCI: 51 RDFYBKZL: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张枣:“镜中”的诗艺
1
《东吴学术》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中文系 柏桦  出版年:2010
一九八四年深秋或初冬的一个黄昏。张枣拿着两首刚写出的诗歌《镜中》、《何人斯》来到我家,当时他对《镜中》把握不定,但对《何人斯》却很自信,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两首诗是他早期诗歌的力作并将奠定他作为一名大诗人的声誉。他的诗风在此...
关键词:诗艺 张枣  《镜中》 早期诗歌 诗人 诗风
“边地书写”与“边地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以抗战时期的“大西南”为例
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南交通大学中文系 段从学  出版年:2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四十年代文学中的‘大西南’形象与现代‘国家共同感’的形成研究"(2012XZW018);西南交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研究"团队项目(2682018WXTD02)阶段性成果
文章从"现代文学"与"现代中国"的互动关系出发,以"边地中国"为立足点,在"冲击-回应"模式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论之外,指出了"现代中国"国家意识和国家历史形成路径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以抗战时期新文学对"大西南"的发...
关键词:边地中国  现代文学 边地书写  现代性  国家意识  大西南
中国古代判词的修辞蕴涵:说服与劝导
3
《修辞学习》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中文系 赵静  出版年:2006
本文重点考察中国古代判词的修辞蕴涵:说服与劝导。长期以来人们都坚信理性和逻辑的力量可以改变一切,然而理性和逻辑并不能解决一切法律问题,因为它不能诉诸人们的内心世界、心灵结构。中国古代判词虽然非理性、非逻辑化倾向比较严重,...
关键词:古代判词 修辞 说服
从语词小说到文类小说——解读《汉书·艺文志》小说家序
4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交通大学中文系 罗宁  出版年:2005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序是中国古代最早对小说的系统论述。分析可以发现,它通过赋予小说资治的功能,将“小说”由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普通词语转变为具有正面价值的文类概念。从《汉书.艺文志》设立小说家以后,小说成为古代书目中的一...
关键词:《汉书·艺文志》 小说家 资治说  文类小说  
制异名新说应文房之用--论伪典小说的性质与成因
5
《社会科学研究》西南交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 罗宁  出版年:2008
伪典小说是五代出现的一种新的轶事小说类型,它们编造杜撰各式新奇的典故、代名、词藻等,模仿轶事小说和杂钞类纂书籍的体式,以期为人所注意并应用于诗文写作中。传统轶事小说的内容是记录见闻,写作原则是传信,写作精神是实录,但是伪...
关键词:伪典小说  代名  轶事小说 传奇 《云仙散录》  
《殷芸小说》考论
6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中文系;西南交通大学中文系 武丽霞 罗宁  出版年:2004
Yin-yun Xiaoshuo is an important fiction of Six Dynasties . This paper points out it is wrong to take Yin-yun ...
关键词:殷芸  《殷芸小说》 古小说
《华阳国志》中的巴人语词
7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中文系 赵静  出版年:2008
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上古蜀语考论>(项目批准编号:06XYY014)阶段性成果
笔者利用晋常璩《华阳国志》中的一些语言资料,对其中的巴人语词进行考释。对于缺乏文献资料的巴人语言来说,《华阳国志》值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华阳国志》 巴人 民族语言
《霸王别姬》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的叙事学比较
8
《闽江学院学报》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中文系 周尚琴 吴德利  出版年:2011
李碧华的小说《霸王别姬》展示了一个悲剧的爱情故事,从中不难发现依恋与背叛的主题。陈凯歌以此为剧本拍摄的电影《霸王别姬》,又为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视听感受。这两种异质文本在故事、叙述和文本三个层面上除了某些相同之处外,又分别保...
关键词:《霸王别姬》 叙事学 故事层面  叙述层面  文本层面  
中国现代金陵诗人群述论
9
《文艺争鸣》西南交通大学中文系 段从学  出版年:2016
本文所说的金陵诗群,指的是围绕着南京的"土星笔会"和《诗帆》、抗战时期内的《中国诗艺》和"中国诗艺社丛书"等书刊杂志,以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军校等学校师生为主体而形成的一个诗人群体。从1934年成立"土星笔会",到抗...
关键词:诗人群  中国诗艺  吕亮耕  汪铭竹  中国现代新诗 现代派诗人 沈祖棻 诗学观念 现代性  中国新诗  
《祝福》:“祥林嫂之问”与“鲁迅思想”的发生
10
《文学评论》西南交通大学中文系 段从学  出版年:2021
"反封建"和"反抗绝望"是解读《祝福》的两种通行思路,但从作为"真问题"的"祥林嫂之问"入手,或可另探新途。《祝福》的第二次"归乡书写"开始了鲁迅既批判传统,又批判青年的精神历程,让鲁迅打破进化论的束缚,挣脱了"历史中间...
关键词:鲁迅  《祝福》 现代性  因果史观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