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宿州学院音乐学院音乐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声乐演唱    声乐    声乐作品    教学方法    艺术处理    

研究学科:轻工类    电子信息类    

被引量:114H指数:7北大核心: 4 CSSCI: 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音色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及表现
1
《民族艺术研究》宿州学院音乐系 黄桂娟  出版年:2010
安徽省2010年高校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号2010sk434)
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音色的变化运用对于歌曲的艺术表现至关重要。在音乐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对于音色变化运用及表现的可能更是做到了极致的探索。本文从声乐演唱过程中与音色相关的各子因素出发,全面考察了音色在歌曲中的表现,并为...
关键词:音色 声乐演唱 运用  表现  
刘麟、王志信新创民歌的综合美感
2
《人民音乐》宿州学院音乐系讲师、硕士 魏丽莉  出版年:2009
刘麟、王志信改编的陕北民歌《蓝花花》、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江苏民歌《孟姜女》,以及利用古典诗词、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创作的《木兰从军》、《牛郎织女》、《昭君出塞》等,被广为传唱,深受喜爱,人们在或优美缠绵、舒展流畅,...
关键词:陕北民歌 审美感受 王志  《桃花红杏花白》  《木兰从军》 《牛郎织女》 《昭君出塞》 《蓝花花》
原生态民歌的文化价值及其保护与传承途径研究
3
《宿州学院学报》宿州学院附属实验中学艺体教研室;宿州学院音乐系 张春苗 张素枝  出版年:2010
阐述了原生态民歌的基本内涵、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剖析了原生态民歌目前的生存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原生态民歌保护与传承的基本途径提出了若干建议,认为,原生态民歌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和很高的文化价值,它在文化、历史、社会、哲...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 基本内涵  文化价值 生存危机  保护与传承  
论声乐演唱中的感觉与认知
4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安徽宿州学院音乐系;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 王善虎 殷岳  出版年:2009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认知"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人们对认知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解释。感觉是认知的低级形式,为复杂的认知过程提供基本的原材料,没有感觉就不会有认知。在声乐演唱与...
关键词:声乐演唱 感觉  认知  逻辑思维
论歌唱的二度创作——浅谈声乐作品情感表现与处理
5
《宿州学院学报》宿州学院音乐系 顾晓晖  出版年:2007
本文介绍了歌唱的二度创作与声乐作品的情感表现与处理。在歌曲的表演艺术上有两个创作过程;它的前期创作是词曲作家合作谱写声乐作品的音乐创作是"一度创作"。这一创作的艺术作品,只是停留在谱面上的,由歌唱者在原作的前提下,根据自...
关键词:歌唱 二度创作 情感表现 艺术处理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舞蹈形体课教学的若干思考
6
《宿州学院学报》宿州学院音乐系 李小娜  出版年:2006
本文通过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舞蹈形体课兴趣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课程安排、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法、课后交流四个方面谈到如何上好舞蹈形体课。
关键词:舞蹈形体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创新精神  
王志信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研究
7
《枣庄学院学报》宿州学院音乐系 魏丽莉  出版年:2007
王志信以家传户诵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或神话传说为音乐题材,充分借鉴传统的曲艺、原生态民歌音调和戏曲唱腔的艺术营养,有效汲取西方音乐艺术因素,并大胆运用现代作曲技巧,作品的调式、调性、速度、节拍和节奏灵活多变,改变原民歌结...
关键词:王志信  民族声乐 艺术特色
论声乐演唱中呼吸问题的新思路
8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宿州学院音乐系 王善虎  出版年:2008
呼吸是影响声乐演唱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人的呼吸器官、生理机能及其在声乐演唱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充分吸取了前人在呼吸研究领域的经验,提出了一个解决声乐演唱呼吸问题的新思路。
关键词:歌唱呼吸 呼吸器官 呼吸方法  
王志信新创民歌的审美特征
9
《艺术探索》宿州学院音乐系 魏丽莉  出版年:2007
王志信新创民歌具有鲜明的戏剧特征、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开辟了一条新的民族声乐创作之路。
关键词:王志信  新创民歌  审美特征
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0
《滁州学院学报》宿州学院音乐系 李小娜  出版年:2006
通过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从立足根本、教学氛围、启发教学、开启思维、勇于创新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舞蹈形体课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创新意识  主体意识  舞蹈形体课  高等师范院校 音乐教学 教学方法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