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公平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艾滋病    看病    市场化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水利类    

被引量:27H指数:3北大核心: 19 CSSCI: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我们该怎样应对突发事件——与陈国强院士等商榷
1
《探索与争鸣》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李楯  出版年:2020
疫情并未过去,对中国,对世界,都是如此。更何况,在前行中,还会遇到更多的难题。论争辩驳,有利于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共识。陈国强院士等不久前发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的思考》一文,论中似有可商榷之处。今天,保障人的健康权...
关键词:疫情 健康权 法治 善治 全面深化改革  
艾滋病问题与人权保护
2
《人权》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李楯  出版年:2005
关键词:艾滋病 人权保护 人权问题 历史文化 社会结构 保护问题  流行  法律  
医疗改革:是保公平还是包看病?
3
《中国新闻周刊》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李楯  出版年:2005
在医疗体制改革的争论中, 现在有一种说法叫做“不能走市场化的道路”,问题是, 当“市场”是扭曲的、垄断的时候,说不该走“市场化”的道路。
关键词:医疗改革  公平 医疗体制改革  市场化 道路  垄断
从华裔诺贝尔奖得主看中国教育
4
《瞭望》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李楯  出版年:2009
一门心思地只想培养“人才”,出来的一是有可能只是“才”(材)而不是一个很好的“人”,二是难有众多的、不拘一格的“人才”
关键词:中国教育 诺贝尔奖 华裔 人才  
公益心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
5
《中国城市经济》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李楯  出版年:2006
关键词:社会发展  物质资源 公益 综合国力 计划经济 公共事务 公共服务  公共政策
在清华法学院做案例教学
6
《法学家茶座》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李楯  出版年:2003
也许是由于品性不同吧,自己的为人、做事、做学问,总与别人不同。2002年在清华大学法学院给研究生上了一门课,叫做“案例研究:法理学与法律职业技能的剖析”。一学期的课,只讲一个案子。
关键词:案例教学 清华大学  法学院  法律专业训练  法官培训 职业技能  课程设计 教学方式
我与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7
《开放时代》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李楯  出版年:2007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其实,此话于今应觉不足。大学,在今天的中国,既非大楼之谓也,也非大师之谓也,乃制度之谓也。大学,是一个制度化的自由空间,没有了这种制度化的自由空间,就出不来大师,有大师,你也容不下...
关键词:当代中国研究 清华大学  自由空间  制度化
不动产制度有待改革
8
《瞭望》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李楯  出版年:2010
如果土地国有在事实上变成了地方政府所有,官员任意处置;集体所有变成了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任意处置,则只能是伤害公民权益。
关键词:不动产制度  改革  村委会成员 地方政府 土地国有  村党支部 集体所有  公民权益
环保新风暴:显现制度制衡
9
《中国新闻周刊》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李楯  出版年:2007
与第一次环保风暴的叫停项目和第二次环保风暴的“挂牌督办”等不同,这回的第三次环保风暴的“区域限批”,是一种制度制衡的设置。
关键词:风暴  环保 制衡
维权才能维稳
10
《瞭望》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李楯  出版年:2010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社会所缺乏而需要构建的四种机制,是权益保障、诉求表达、利益协调。
关键词:维稳 才能  维权 权益保障 利益协调  矛盾调处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