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水产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凡纳滨对虾    盐度    点带石斑鱼    组织学结构    不同盐度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自动化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交通运输类    电气类    

被引量:289H指数:10WOS: 20 北大核心: 22 CSCD: 2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点带石斑鱼亲鱼培育、产卵和孵化的试验研究
1
《海洋与湖沼》海南大学水产系 陈国华 张本  出版年:2001
海南省百项农业新技术项目;合同书编号 1 1 0 1
采用经埋植外源激素法诱导所得的点带石斑鱼功能性雄鱼和人工养殖的雌鱼进行亲鱼培育、产卵和孵化的试验研究。在 1 999— 2 0 0 0年的两年中 ,繁殖仔鱼 71 0 3万尾。结果表明 ,雌鱼的绝对生殖力为 535.0 ...
关键词:点带石斑鱼 人工繁殖 亲鱼培育 胚胎发育  孵化率 产卵试验
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
2
《海洋科学》海南大学水产系 陈国华 张本  出版年:2001
海南省百项农业新技术项目!1101号
通过58批次的人工育苗试验 ,总结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阐述了育苗池、育苗的环境条件、鱼苗不同生长阶段的饵料及投喂方法、育苗水质管理及生产中的操作方法等 ;
关键词:点带石斑鱼 鱼苗 育苗技术 水质管理
卵形鲳鲹大规模死亡的病原及其防治
3
《海洋科学》海南大学水产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系 周永灿 朱传华 张本 苏永全  出版年:2001
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资助项目
报道了海南海水网箱养殖卵形鲳大规模死亡的病原及其防治方法。对典型患病个体进行病原分离并经回归感染实验表明 ,引起该病的病原为嗜麦芽假单胞菌。该病原菌对青霉素类药物和呋喃类药物均高度敏感 ,在生产中应用这些药物对该病进行...
关键词:卵形鲳Chuan(Trachinotus  ovatus)  嗜麦芽假单胞菌(Psedomonas  maltophilia)  疾病 药物防治
虎纹蛙白内障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免疫防治
4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海南大学水产系;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周永灿 朱传华 陈国华 苏文强 唐泽锋  出版年:2001
本文报道了海南养殖虎纹蛙白内障病的病原及其免疫学防治方法。对该典型患病个体进行病原分离并鉴定表明 ,被分离出的病原为脑膜炎败血黄杆菌。在所实验的 2 0种抗菌药物中 ,该菌只对万古霉素敏感 ,对头孢哌酮中度敏感 ,而对其...
关键词:虎纹蛙 脑膜炎败血黄杆菌 白内障病  分离  鉴定  免疫学防治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体组织蛋白质积累、氨基酸组成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5
《水生生物学报》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水产系;武汉工业学院饲料科学系 李二超 陈立侨 曾嶒 熊泽泉 林琛 彭士明 刘立鹤  出版年: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670);上海市曙光跟踪计划项目(06GG06);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基金(2008);上海市科委基础重大专项(06dj1400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E-研究院建设项目(E03009);武汉市晨光计划(200750731287)资助
本文研究了低、中和高三个盐度水平(分别为3‰、17‰和32‰)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各组织蛋白质的积累、肌肉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肌肉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
关键词:盐度 凡纳滨对虾 蛋白质积累 氨基酸 转氨酶
不同盐度下饵料蛋白质含量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成份和肝胰腺组织结构的影响
6
《水产学报》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水产系;海口中科热带海洋研究开发中心 李二超 陈立侨 曾嶒 熊泽泉 林琛 孙新瑾 王永强 侯礼森  出版年:2008
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05XD14005);上海市曙光跟踪计划项目(06GG06);上海市科委基础重大专项(06DJ14003);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优秀博士生培养基金资助
设计了蛋白质含量为20.61%、30.52%、40.43%和50.34%的4种饵料(分别为CP20、CP30、CP40和CP50),研究饵料蛋白质含量对不同盐度下(分别为低盐度LS 2、中盐度MS 22和高盐度HS 32...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饵料蛋白质  盐度 生长  成活率  体成份 组织学结构
波纹巴非蛤性逆转时生殖腺的组织学变化
7
《海洋科学》海南大学水产系 吴洪流  出版年:2002
波纹巴非蛤由雌性逆转为雄性时,其生殖腺雌性滤泡内卵细胞败育,逐渐退化分解吸收。同时,分布于滤泡壁上的原始精原细胞开始生长发育。残留的雌性生殖细胞与发育的雄性生殖细胞共同存在于滤泡腔内,即为波纹巴非蛤的雌雄间性过渡发育阶段...
关键词:波纹巴非蛤 自然性逆转  雌雄同体 组织学结构 生殖腺
毛嵌线螺的研究Ⅰ.繁殖及幼虫发生特征
8
《海洋学报》海南大学水产系;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周永灿 陈国华 潘金培  出版年:2000
海南省农业百项!NB00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两站"基金资助!951904
毛嵌线螺( Cymatium pileare)的繁殖过程包括交配、产卵、孵育及幼虫从卵囊中游出等4个阶段.交配一般在产卵前10~15d进行,产卵后母体并不离开卵群,而是持续静伏在卵群的开口上进行孵育,直至其中的幼虫离开卵...
关键词:毛嵌线螺  繁殖 幼虫 发生特征  
东寨港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生态与滩涂养殖容量的研究 I.潮间带表层底栖动物数量的初步研究
9
《海洋科学》海南大学水产系;华东师范大学河口与海岸研究所 黄勃 张本 陆健健 欧宗东 邢增祥  出版年:2002
海南省优秀中青年科研与教学奖励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资助项目;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所综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开放基金项目资助
于2000年1~3月 ,对东寨港红树林区潮间带表层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 ,初步分析了东寨港红树林区潮间带表层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密度等生态特点。研究结果表明 ,东寨港红树林区潮间带表层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120.3...
关键词:东寨港 红树林区  潮间带 大型底栖动物 滩涂养殖容量  
远海梭子蟹渔业生物学的初步调查
10
《海洋科学》海南大学水产系 王红勇 吴洪流 王子武 王小扬 王圣超  出版年:2001
海南大学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对海南岛北部湾远海梭子蟹进行了生物学调查。初步结果表明,周年雌雄性比约1∶1。当年生蟹的交配期在8~10月 ,越年蟹在6~8月。初次性成熟的甲宽为75mm ,体重48g。大量性成熟甲宽100~120mm ,体重70~10...
关键词:远海梭子蟹 生物学 海南岛北部湾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