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英语教学    听力教学    跨文化交际    教学方法    教学技能大赛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146H指数:5北大核心: 2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与英语教学
1
《外语与外语教学》洛阳师范学院英语系 袁彩虹 郎红琴  出版年:2000
作者从词汇内涵、文化习俗和价值体系三方面对跨文化交际中母语文化的负迁移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融文化背景教学于语言教学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母语文化 负迁移 英语教学
阅读理解中的心理语言活动──从语篇角度分析
2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洛阳师范学院英语系 林六辰  出版年:2000
从语篇的基本特征,即语篇给读者所留下的空白这一阅读过程中的基础出发,论述读者在阅读时为达到理解之目的所运用的整合与推理策略及手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一些新的阅读理论,诸如知识模块理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以及相互作用阅...
关键词:心理语言活动  知识模块理论  整合  推理  
提高联想能力,加强听力记忆
3
《外语电化教学》洛阳师范学院英语系 河南洛阳471022 商艳芝  出版年:2002
提高联想能力有助于加强听力记忆.联想要遵循三条主要的联想规律,即接近联想律、对比(相反)联想律和相似联想律.针对不同的听力材料,联想的方法有背景知识联想法、语义连贯联想法、定位联想法、上下文对比联想法、形象联想法和顺序+...
关键词:联想能力 听力记忆  联想规律  联想方法 听力教学 英语专业学生
称呼语变换的语用分析
4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洛阳师范学院英语系 梁成功  出版年:2001
称呼语是交际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言语交际中的许多意义 ,往往是通过称呼表达出来的。它的变换体现了说话双方感情、亲疏关系等方面的变化 ,有其丰富的语用含义。恰当的称呼语有助于人们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关键词:称呼语 语用  言语交际 情感指示功能  人际关系指示功能  行事功能  
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体现与外语教学
5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洛阳师范学院英语系 袁彩虹  出版年:2000
人类进行交流、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主要依靠语言手段。但是,人类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还有一种更古老、更方便的形式,即非语言交际行为。非语言行为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外语教学中介绍有关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内涵,提...
关键词:非语言行为 跨文化交际 外语教学
英语听力训练中的语篇理解
6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洛阳师范学院英语系 卫孝芬  出版年:2001
听力理解是语言多种能力的综合反映 ,任何一种能力的不足都会影响听力理解 ,阻碍听力水平的提高。其中语篇理解是英语听力训练中的难点与重点。而语义联想、逻辑思维和记忆能力是实现语篇理解的有效方法。语篇理解的训练在英语听力课的...
关键词:语篇理解 听力教学 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  听力 训练  逻辑思维 听力理解能力 语义联想
也谈大学英语精读教学
7
《云梦学刊》河南洛阳师范学院英语系 李银方 聂薇  出版年:2001
精读教学贯穿于大学英语教育过程.英语精读教师在内容多、信息量大的课堂上,在培养学生的“四会”能力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综合英语 大学英语 精读教学 教学方法
英语谚语的民族特点探析
8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洛阳师范学院英语系 袁彩虹 赵冬生  出版年:2000
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其措辞简练、内容精辟、寓意深邃 ,是具有很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材料。英语谚语的产生与发展以英国民族的发展为立足点 ,反映了其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
关键词:英语 谚语 民族性 特点  自然环境 生活习惯  宗教信仰 价值观念  
对英语句子主谓数的一致问题的思考
9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洛阳师范学院英语系 林六辰  出版年:2000
英国语言学家夸克等人对英语句子主谓数的一致问题归纳的三条指导原则 ,被我国英语语法学者广为接受并在教科书中予以介绍。从哲学角度看 ,意义一致是就其语言表达内容而言 ,语法一致或就近原则是就其语言表现形式而言。内容和形式是...
关键词:主谓一致 内容  形式  对立统一 英语 语法 原则  
英语语法教与学的新途径——兼评《新编简明英语语法教程》
10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洛阳师范学院英语系 任中棠  出版年:2000
关键词:书评 《新编简明英语语法教程》  英语教学 语法教学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