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楚学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楚文化    楚人    巴人    遗存    历史文化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生物科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204H指数:8北大核心: 38 CSSCI: 39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巴人起源地综考
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楚学研究所 张正明  出版年:2004
目前学术界对巴人起源地问题歧见丛生。本文在清理已有见解的脉络后 ,试图在典籍与考古的二重证据之外 ,综合采风得来的语言学、民俗学、民族学的第三重证据 ,对巴人起源地作一综合考察。本文以古代巴人后裔——现代土家族为主要研究...
关键词:巴人 起源地  西部民族
庸人·庸国·庸史
2
《江汉论坛》华中师范大学楚学研究所 蔡靖泉  出版年:20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考古新发现与楚文化发展的综合研究"(项目编号:09YJA780001)的成果之一
由文献所载庸事来看,庸人是商末周初的南方蛮夷大族。庸国为周武王伐纣时在牧野誓师中称扬的八国之首,一度与周最亲、国力最强、作为最大。庸人的族属,未必像一些学者推断的那样属于濮人或"百濮"的一支。参证相关考古资料、尤其是近年...
关键词:庸人 庸国  濮人 荆蛮
楚墓与秦墓的文化比较
3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楚学研究所 张正明  出版年:2003
本文比较了大量的楚墓和秦墓 ,并进行了人类学和历史学的考察。认为楚人和秦人的族源都不是单纯的 ,不同的族群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融合 ,创造出了风格迥异的楚文化和秦文化。相比之下 ,楚文化远较秦文化多姿多彩 ,丰富灿烂 ...
关键词:楚墓  秦墓  文化比较
秦洞庭郡略论
4
《江汉考古》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楚学研究所 赵炳清  出版年:2005
通过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本文考论了秦洞庭郡的置郡年代、郡治、范围以及沿革变化,并认为后世史家所持的秦长沙郡其实就是秦洞庭郡。
关键词:里耶秦简 洞庭郡  长沙郡  
楚文化的西渐历程——兼论楚文化的“峡区类型”
5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楚学研究所 黄尚明  出版年:2004
本文根据峡区的最新考古资料 ,对峡区楚文化的分期、特征与分布进行探讨 ,认为春秋早期楚文化才进入今宜昌西陵峡地区、秭归一带。春秋中期楚文化遗存较少 ,在空间上没有什么进展。春秋晚期楚人势力急剧向西扩张 ,西至奉节、云阳一...
关键词:楚文化 西渐历程  峡区类型  
端午为屈原的节俗演变与文化意义
6
《湖北社会科学》华中师范大学楚学研究所 蔡靖泉  出版年:2016
端午节当源自先秦的夏至节。端午节俗本以祈福禳灾为主题,以避瘟驱毒、防疫祛病等系列活动为表现形式。汉王朝确定了端午仪典,乃使端午成为全国的重大节日。至晚在东汉后期,人们过端午"亦因屈原"而致端午节俗与纪念屈原相联系。历经汉...
关键词:端午 屈原  楚国  节俗 楚风  
楚、秦的“士”与社会发展
7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楚学研究所 蔡靖泉  出版年:2003
春秋战国时代 ,士阶层处于急剧壮大和急剧变化之中 ,并且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由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分析比较可知 ,楚、秦两国都在春秋初年形成了较完备的阶级结构并出现了士阶层 ,但因两国的地理条件、人文生态和发展路线等...
关键词:楚  秦  士  阶层 社会发展  
关于商代青铜面具的几个问题
8
《江汉考古》华中师范大学楚学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黄尚明 笪浩波  出版年:20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先秦时期长江三峡地区文化变迁"(项目批准号:07TA7800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对商代青铜面具的起源、文化内涵、传播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青铜面具起源于石器时代,青铜面具的源地在北方,青铜面具的使用与巫术有关,墓葬中的青铜面具反映了死者的身份等级。
关键词:商代 青铜面具 相关问题  
西王母的原型及其在世界古文明区的传衍
9
《民族艺术》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楚学研究所 宋亦箫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疆东部青铜文化及其所反映的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研究"(13BKG010)阶段性成果
西王母是中国古老神话和道教中的著名女神,也称金母、金母元君等,是五星神话中的金星神。西王母的原型是西亚神话中的大母神和金星神伊南娜—易士塔儿,后者在世界古文明区皆有传衍,如埃及的伊西丝、印度的黛维、希腊的阿佛洛狄忒和雅典...
关键词:西王母 原型  伊南娜  维纳斯 金星神  
楚、秦黔中郡略论——兼论屈原之卒年
10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楚学研究所 赵炳清  出版年:2006
古黔中即今湘西的沅水、澧水流域地区。约在宣王时,楚置黔中郡,郡治沅陵。在秦昭王三十年,秦取楚巫郡、黔中郡置秦黔中郡,郡治溆浦。面对国破家亡的局势,屈原于是年自沉汨罗。始皇二十五年,秦黔中郡被一分为三,至秦代已不复存在。
关键词:黔中 楚  秦  屈原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