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遗址    墓地    墓葬    出土    考古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建筑类    经济学类    自动化类    机械类    

被引量:1,330H指数:17WOS: 36 EI: 12 北大核心: 461 CSSCI: 337 CSCD: 5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植物考古研究的新进展
1
《考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张居中 程至杰 蓝万里 杨玉璋 罗武宏 姚凌 尹承龙  出版年:201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批准号2015CB953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41472148);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XDA051305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批准号2016M602025;2017T100456)资助
During the excavation to the Jiahu Site in 2013,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floatation work was conducted,by ...
关键词:贾湖遗址 植物遗存浮选  水稻小穗轴  水稻植硅体  收割方式
出土饱水木质文物的腐蚀病害类型与保护研究进展 ( EI收录)
2
《材料导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博物院;湖北博物院 陈家昌 黄霞 陈晓琳 陈中行  出版年:2015
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20090113)
饱水木质文物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现,其保护引起了广泛重视。从出土饱水木质文物存在的腐蚀病害类型及保护研究方面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现有保护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出土 饱水 木质文物 病害类型 保护  
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庙底沟类型两座大型房址的发掘
3
《考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李新伟 杨海青 郭志委 侯延峰  出版年:201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综合研究”(12&ZD196)内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资助
2011年对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的发掘,发现庙底沟类型大型半地穴房址F107和被叠压其下的F108。F107室内面积169平方米,建筑过程包括在F108的基础上修整半地穴坑体、挖柱槽、立柱、夯打半地穴墙体、建造火塘和铺设居...
关键词:西坡遗址 庙底沟类型 房址  聚落 布局  
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2013年发掘简报
4
《考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舞阳县博物馆 杨玉璋 张居中 蓝万里 程至杰 袁增箭 朱振甫  出版年:2017
国家文物局专项经费的支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批准号为2015CB 953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为41472148);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为XDA05130503)的资助
2013年秋对贾湖遗址的第八次发掘,揭露出房址、灰坑、墓葬等遗迹,出土陶器、骨器、石器等遗物。在属贾湖遗址第一期的2013F5室内堆积下发现两座成年男性墓,皆出有骨笛、象牙雕板及成组龟甲等高等级随葬品。这是中国目前所见最...
关键词:河南舞阳县  贾湖遗址 房址  墓葬 新石器时代
河南禹州瓦店遗址2007、2009年度植物遗存浮选结果分析
5
《华夏考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刘昶 赵志军 方燕明  出版年:2018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之“公元前3000~前1500年长江、黄河、西辽河流域的生态、资源与技术研究(2010BAK67B05)——禹州瓦店遗址聚落形态研究”;“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区域聚落与居民研究(2013BAK08B05)——禹州瓦店聚落形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课题“中国古代农业起源和发展”(2017KGYJ039);“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重大委托课题——嵩山地区文眀化进程与华夏文明的形成”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河南禹州瓦店遗址是中原地区龙山晚期的中心聚落之一,本文主要针对2007、2009年度该遗址龙山晚期的浮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两次浮选出土的农作物遗存主要包括粟(Setariaitalic)、泰(Panicummiliace...
关键词:瓦店遗址  龙山晚期  浮选 旱作 稻谷
淮河上、中游地区史前稻-旱混作农业模式的形成、发展与区域差异
6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Faculty of Archaeology;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杨玉璋 程至杰 李为亚 姚凌 李占扬 罗武宏 袁增箭 张娟 张居中  出版年:2016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编号:XDA0513050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5CB953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472148;4150216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5YJA780003)资助
稻-旱混作是淮河上、中游地区史前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现有资料显示,该模式在淮河上游地区最早出现于7.8~7.0ka BP的裴李岗文化中晚期,且至迟在5.0~4.0ka BP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成为淮河上、中游地区普遍盛行的...
关键词:淮河上中游  新石器时代 稻-旱混作  发展过程  区域差异  
Agisoft Photoscan照片建模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
7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吉林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马欢欢 赵清坡  出版年:2016
照片建模技术是指利用数码照片重建物体的三维模型的技术。和其他建模方法相比,Agisoft Photoscan照片建模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成本低,操作简单,整个建模过程由软件自动完成。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对遗迹现象、地层等拍摄数...
关键词:Agisoft  Photoscan  照片建模技术  三维数字模型  考古发掘
河南荥阳小胡村墓地商代墓葬发掘简报
8
《华夏考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贾连敏 王蔚波 鲁红卫 梁法伟 曾晓敏  出版年:20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荥阳小胡村商周墓地》,批准号为14FKG003
2006年7~9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荥阳市小胡村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共清理商代晚期墓葬58座,墓葬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葬具多为一棺一椁,人骨保存较差、在出土的多件铜器上发现铭文“舌”字,这里应是一处...
关键词:荥阳市  小胡村墓地  商代墓葬 “舌”氏族  
稳定碳氮同位素视角下的河南龙山墓葬与社会
9
《华夏考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周立刚  出版年:2017
本文对郾城郝家台等5个遗址中的龙山墓葬出土人骨进行了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龙山时期的河南地区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饮食传统,一种以水稻为主食,食肉较多,可能是受南方文化影响;另一种以小米为主食,食肉较少,明显是河南...
关键词:河南  龙山时期  碳氮同位素  饮食 文化交流
稳定同位素分析对史前生业经济复杂化的启示:以河南禹州瓦店遗址为例
10
《华夏考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Department of Archaoelogy 陈相龙 方燕明 胡耀武 侯彦峰 吕鹏 宋国定 袁靖 Michael P.Richards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6CKG018);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重大委托课题--嵩山地区文明化进程与华夏文明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对王湾三期文化河南禹州瓦店遗址出土先民和动物骨骼进行了稳定同位素分析后发现,粟类食物是瓦店先民食物结构中的主体,水稻的重要性也开始显现,先民的肉食资源应主要是粟作农业产品饲养的家畜(以家猪为主)。猪和狗主要以粟类副产...
关键词:瓦店  生业经济  复杂化  稳定同位素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