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外语人才    外语专业    高等外语院校    复合型外语人才    公共外语教学    

研究学科:

被引量:133H指数:5北大核心: 5 CSSCI: 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中国高校外语教育30年
1
《外语界》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外教社;上海外国语大学 戴炜栋  出版年:2009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外语教育在取得了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当突出的问题。外语界的当务之急是:从当前我国外语教育实际需要、各级各类学校外语教育目标和加速培养高层次外语人才的目标出发,合理借鉴国外语言教学的最新理念...
关键词:外语教育 中国高校 教育评估体系 改革开放  实际需要  外语人才 教育目标 语言教学
搭建高水准教改交流平台,推动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
2
《外语界》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戴炜栋  出版年:2010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胜利落幕了。作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国家级英语教学竞赛,...
关键词:外语教师教育 交流平台  教学指导委员会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教改 高等学校  大学英语 外语专业
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回顾与展望
3
《外语界》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出版年:1999
我国高等外语专业教育事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从历史来看,我国外语专业教学发端于元、明,兴起于近代(京师同文馆);而高等外语专业教学则是从本世纪初起步的。但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我国高等外语专业教育...
关键词:高等外语专业  高等外语院校 专业教育 公共外语教学 高校外语 教育事业  外语教育  复合型外语人才 高级外语人才  新时期  
和新中国一起成长的我国高等专业外语教育事业
4
《外国语》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出版年:1999
关键词:专业外语教育  高等外语院校 专业外语教学 外语专业 公共外语教学 教育事业  复合型外语人才 新时期  高级外语人才  教学模式  
与“一带一路”同行的“非通人才”培养
5
《神州学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北京大学 刘曙雄  出版年:2016
我国高校非通用语专业经历了2个蓬勃发展时期,一个是上世纪50-60年代,新中国外交的展开对非通用语人才的大量需求催促了非通用语专业的建设。另一个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在高等学校建设了9个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关键词:通用语 人才培养基地  各国经济 中国外交  高等学校建设 蓬勃发展时期  区域合作  上海外国语大学  经济融合 欧洲语言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条龙”外语教学新体系
6
《上海教育》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戴炜栋  出版年:2001
一、我国外语教学“一条龙”改革的现实意义与历史责任“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党中央确定和实施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教育作为基础,其重要性日见突出,而在教育中,高教无疑是龙头。因此...
关键词:中国  外语教学 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与“一带一路”同行的“非通人才”培养
7
《海外华文教育动态》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刘曙维  出版年:2016
我国高校非通用语专业经历了2个蓬勃发展时期,一个是上世纪50-60年代,新中国外交的展开对非通用语人才的大量需求催促了非通用语专业的建设。另一个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在高等学校建设了9个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关键词:汉语教学 海外教育 资讯动态  新闻报道
2009·全国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英语测试学暨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专题研讨会(3号通知)
8
《外语电化教学》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外语电化教学》杂志编辑部;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四、八级测试工作组  出版年:2009
为了加强全国英语测试学界的交流与沟通,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四、八级测试工作组决定联袂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外语电化教学》杂志编辑部,于2009年11月4-8日在广州召开全国“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英语测试...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  专题研讨会  英语测试 英语专业 八级考试 教学指导委员会  外语电化教学 外语专业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