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晋中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光度法测定    催化光度法    亚硝酸根    痕量亚硝酸根    氯酸钾    

研究学科:轻工类    

被引量:61H指数:5WOS: 1 北大核心: 2 CSCD: 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桑叶总黄酮含量
1
《光谱实验室》晋中学院化学系 康旭珍  出版年:2005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41102)资助项目
以芦丁为观测指标,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桑叶总黄酮化合物的含量,以控制桑叶的品质。在420nm波长下,芦丁对照品在2.575-15.450μg/mL范围内,差示吸收值(△A)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回归方程...
关键词:桑叶,黄酮化合物,差示分光光度法  
氯酸钾-灿烂甲酚蓝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研究
2
《分析科学学报》晋中学院化学系 刘秀萍 王洪芳  出版年:2008
山西省教育厅高校科技开发项目(No.20081049)
在0.1mol/L硫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对KClO3氧化灿烂甲酚蓝的褪色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催化光度分析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研究了反应的适宜条件及动力学参数。在最大吸收波长630nm及选择的最佳实验条件...
关键词:催化光度法 灿烂甲酚蓝 亚硝酸根 氯酸钾
芘荧光探针法研究环糊精与有机溶剂的极性微环境性质
3
《光谱实验室》山西晋中学院化学系;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李改仙 李建晴 卫艳丽 董川  出版年:2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2 0 2 75 0 0 2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基于芘的单体荧光光谱振动结构与其所处环境极性的相关性 ,考察了有机溶剂对环糊精 (α- CD、β-CD)空腔微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所考察的有机溶剂体系里 ,芘的 I3 / I1 与介电常数呈线性相关 ,可用于探测微...
关键词:芘荧光探针法  环糊精 有机溶剂 协同增敏效应  极性微环境  
硫唑嘌呤和巯嘌呤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4
《分析科学学报》山西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山西晋中学院化学系 马旭文 李忠平 李建晴 董川  出版年: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534100,20575037)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硫唑嘌呤(AZP)和巯嘌呤(6-M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反应特性。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A及结合位点数n,研究证明AZP和6-MP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均为静态猝...
关键词:硫唑嘌呤 巯嘌呤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浅谈化学实验室的管理
5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晋中学院化学系 张爱华  出版年:2006
阐述了加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探讨了实验室管理与教育功能的关系,提出了对化学实验室进行科学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 科学管理  教育功能
聚合物在墨水制造中的应用
6
《日用化学工业》晋中学院化学系;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温建辉 张俊 董川  出版年:2005
山西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011079)
介绍了聚合物在墨水制造中的作用(分散、成膜、调节黏度和调节浸润能力)及墨水中常用的聚合物;讨论了墨水产品中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指出了聚合物在墨水制造中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找出了我国墨水制造业与国外的差距与对策...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墨水 应用  
旋光度确定方法的逻辑分析
7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省晋中学院化学系 温建辉  出版年:2005
文章由数学逻辑出发,发现了旋光度确定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关键词:旋光度 确定  逻辑
从旋光度测定谈启发研究式化学教学
8
《大学化学》山西晋中学院化学系;山西大学化学化工系 温建辉 董川  出版年:2006
以比旋光度的测定为例,讨论了浓度、温度、溶剂、波长等因素对比旋光度的影响。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 光度测定 比旋光度  
二碘荧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9
《光谱实验室》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晋中学院化学系 郭彦青 李建晴 卫艳丽 董川  出版年: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575037)资助项目
用荧光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水溶液中二碘荧光素(DIF)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结合反应。研究表明BSA与DIF的结合数为n=1.05。其平衡常数KA=6.76×105L/mol。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
关键词:二碘荧光素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结合反应.  
谈无机化合物的颜色
10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晋中学院化学系 李改仙  出版年:2005
颜色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它与物质的结构、表面光滑度、颗粒大小及温度等因素有关。本文主妻讨论了无机化合物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总结了有关颜色变化的一般规律,并对配合物与简单化合物颜色的区别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无机化合物 颜色  结构  配合物 简单化合物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