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文学    小说    启蒙    中国当代文学    长篇小说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建筑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1,893H指数:19北大核心: 303 CSSCI: 322 RDFYBKZL: 4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1
《江海学刊》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赵宪章  出版年:20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艺术与语言的关系研究"(项目号:06JJD75011-44010)的阶段性成果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是语言并非文学的全部,这一观念使文学和图像的关系研究成为可能,而"语-图"关系则是其中的关键。"一体"、"分体"与"合体"是语图关系的三大历史体态;与此相应,"以图言说"、"语图互仿"和"语图互文"是...
关键词:文学 图像 语言 语象
传媒时代的“语-图”互文研究
2
《江西社会科学》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赵宪章  出版年:20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研究项目"艺术与语言的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06JJD75011-44010)的阶段性成果。
传媒时代图像文化的泛滥不仅使文学边缘化,同时也将文学传媒化和图像化;我们的文学受众不仅越来越少,而且正在放弃面对白纸黑字的"阅读"而转为通过图像"观看"文学。对于文学所遭遇的这一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的文学理论不应该一味的...
关键词:文学媒介 语-图互文  图像文化
戏剧性简论
3
《戏剧艺术》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董健  出版年:2003
关键词:戏剧性 简论  戏剧艺术 审美特性 文学性  舞台性 文学构成  曲折性 舞台呈现
论近期小说中乡土与都市的精神蜕变——以《黑猪毛白猪毛》和《瓦城上空的麦田》为考察对象
4
《文学评论》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丁帆  出版年:2003
以阎连科和鬼子分别在 2 0 0 2年发表的小说《黑猪毛白猪毛》和《瓦城上空的麦田》为个案 ,从文学发掘人性的角度 ,分析近年来乡土小说所着力表现的人性异化的悲剧。小说的荒诞色彩寓于传统绘制乡俗民情的素描笔法中 ,体现了...
关键词:《黑猪毛白猪毛》  阎连科  鬼子 《瓦城上空的麦田》 文学评论  乡土小说 人性  社会环境  都市
新世纪文学中价值立场的退却与乱象的形成
5
《当代作家评论》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丁帆  出版年:2010
关键词:新世纪文学 价值立场 文学史  后文学
关于建构百年文学史的几点意见和设想
6
《文学评论》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丁帆  出版年:2010
一缘起与理由 当代人不治当代史的时代已经过去,即便是后朝人撰写前朝史,我们也有资格重新审视中国现代文学史了。而问题就在于我们用什么样的学术眼光和什么样的价值理念来治史。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史 价值理念  学术眼光 当代史 当代人 缘起
《红旗谱》:每一页都是虚假和拙劣的——“十七年文学”艺术分析之一
7
《当代作家评论》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王彬彬  出版年:2010
关键词:“十七年文学”  《红旗谱》 艺术分析 “红色经典”  长篇小说 “十七年”  九十年代  二十世纪  
文明冲突下的寻找与逃逸——论农民工生存境遇描写的两难选择
8
《江海学刊》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丁帆  出版年:2005
诗意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书写已经被挤入了边缘,象征着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的城市文化形态已然成为主流。而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迁移,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的交锋与冲突,给中国乡土小说的书写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我...
关键词:文明冲突 农民工 生存境遇 价值判断  两难选择  描写 后工业文明  逃逸 农耕文明  历史进步
中国乡土小说:世纪之交的转型
9
《学术月刊》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丁帆 李兴阳  出版年:2010
"十一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中国乡土小说转型研究"(项目编号:06BZW059)的阶段性成果
在世纪之交的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三种文明相互冲突、缠绕和交融的复杂文化背景下,中国乡土小说直面思想和审美选择的种种挑战,重新整合中国乡村社会现代转型带来的陌生的新"乡土经验",将乡土叙事疆域由传统的乡村日常生活拓展到"农...
关键词:世纪之交  中国乡土小说 转型  
毕飞宇小说修辞艺术片论
10
《文学评论》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王彬彬  出版年:2006
这里的“修辞”不是一个狭义的与“语法”相对应的语言学概念,而指那种广义的文学性表达的手段、方法、技巧,也就是美国文学批评家布斯在小说理论名著《小说修辞学》中所说的“修辞”。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把体现在一部小说中的作者...
关键词:小说修辞 毕飞宇  艺术片 文学批评家 小说理论 修辞艺术 修辞学  修辞性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