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科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储集层    沉积相    油气勘探    沙河街组    辫状河三角洲    

研究学科:自动化类    经济学类    矿业类    

被引量:922H指数:17WOS: 10 EI: 23 北大核心: 54 CSCD: 69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地下储层建筑结构预测模型的建立
1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系;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科学系;河南油田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尹太举 张昌民 樊中海 鲁国甫  出版年:2002
在露头研究、岩心分析的基础上 ,在双河油田建立了不同于 Miall划分方案的 6级界面系列 ,总结了 7种基本结构要素 (水下分流道、河口坝、水下溢岸、前缘席状砂、重力流、水下决口扇、湖相泥 )的特征及测井响应 .通过储...
关键词:地下储层  建筑结构 预测模型  地质模型 结构要素  界面系列  双河油田 剩余油分布
沉积微相控制下的储层物性参数建模
2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科学系;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少华 张昌民 张尚锋 彭裕林 陈新民 姚凤英  出版年:2003
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重大项目(2000E0105)
储层随机建模主要分三步:构造建模,沉积微相建模,物性参数建模,其中物性参数的建模需要沉积微相模拟的结果来控制。沉积微相控制下物性参数建模的方法是,首先利用顺序指示模拟建立沉积微相的三维模型,然后按沉积微相类型分别采用顺序...
关键词:沉积微相 控制  储层物性参数 建模  地质模型 油藏描述
扬子地块东南古生代上升流沉积相及其与烃源岩的关系
3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科学系;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上海分公司勘探部 吕炳全 王红罡 胡望水 沈伟锋 张玉兰  出版年: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4 0 2 760 2 1)
长江中下游苏、皖、赣、鄂一带属古生代扬子地块被动大陆边缘的东南缘 ,通过该区 6 4条古生界剖面的实测、分析和对比 ,得出该区古生界寒武、奥陶、志留、石炭和二叠系等地层中的黑色碳质页岩、硅质页岩、硅质条带和结核以及磷矿层...
关键词:上升流  扬子地块 古生代 烃源岩 矿层  硅质  沉积相  属种 放射虫 生物化石
烃源岩测井评价新进展
4
《测井技术》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科学系;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方雄 侯英姿 夏季  出版年:200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项目储层地球化学资助
介绍了 2 0世纪 90年代初以来烃源岩测井评价的最新研究进展 ,包括 2种烃源岩的快速识别技术、7种有机质丰度的定量确定方法以及 2种成熟度的定量预测方法。烃源岩的测井评价为石油资源评价提供了一种快速而准确的方法 。
关键词:烃源岩 测井评价 进展  快速识别技术 定量确定方法  定量预测方法  有机质丰度 成熟度
郯庐断裂带及其周缘中新生代盆地发育特征
5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科学系荆州434023;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科学系;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胡望水 吕炳全 官大勇 张文军 冷军 毛治国 袁晓满  出版年: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773198);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
郯庐断裂带作为中国东部滨太平洋地区一条巨型走滑构造带,对其周缘中、新生代盆地的发育、演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随着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从NNW向NW到NWW的变化,郯庐断裂带的活动方式逐步从中生代左行走滑—左行斜向滑动过渡到...
关键词:断裂  走滑运动 中、新生代盆地  郯庐断裂带
沉积物重力流-深水牵引流沉积组合——鲍玛序列多解性探讨 ( EI收录)
6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科学系 张兴阳 罗顺社 何幼斌  出版年:2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872 0 5 0 )
鲍玛序列各段都存在不同的成因解释 ,沉积物重力流及深水牵引流理论的发展要求重新审视鲍玛序列所代表的真正含义。等深流、内波流及内潮汐流等深水牵引流、沉积物重力流引发的牵引流对早期重力流沉积进行改造 ,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沉积物...
关键词:沉积物 鲍玛序列  重力流沉积 深水牵引流沉积 浊流沉积
河流相储层随机建模的几种方法
7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科学系 李少华 张昌民 尹艳树  出版年:2003
湖北省教育厅重大资助项目 (2 0 0 0 E0 10 5 )
河流相储层在我国石油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其具有很强非均质性的特点 ,使得难以对其进行定量描述 .随机建模技术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并逐渐完善的一项先进的储层表征技术 ,它能够较好地表征储层的非均质性 .介绍了包括布尔...
关键词:河流相储层 随机建模  模拟方法  陆相含油气盆地  
定向羽状分支水平井开发煤层气现状及发展趋势
8
《钻采工艺》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科学系 江山 王新海 张晓红 郑爱玲 王庆华  出版年:2004
国家 973项目 ;编号 :2 0 0 2CB2 1170 0 ;项目名称 :中国煤层气成藏机制及经济开采基础研究
煤层气定向羽状分支水平井技术是目前煤层气工业中一种改造煤层气井开发效果的新技术 ,受到各国煤层气公司的重视与青睐。文中概述了羽状分支水平井的发展现状 ,通过其有利的应用地质条件的分析 ,得出其今后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对羽状...
关键词:煤层气 羽状水平井 钻井技术 排水采气法  钻井角度  产量  完井技术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反转构造 ( EI收录)
9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江汉石油学院 胡望水 吕炳全 毛治国 官大勇  出版年: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773198);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九五'科技工程基金资助项目(970206-05);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9J111)
自西向东,中国中、东部发育有3期反转构造带,即分别形成于侏罗纪-早白垩世末期、晚白垩世-新生代早期和渐新世-中新世末期反转构造带,表明中国中、东部在这3个时期分别经历了3次不同程度的挤压,反转构造的变形幅度由强变弱,构造...
关键词:反转构造  特征盆地  中新生代 中国东部  
碎屑岩储层随机建模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10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科学系 陈恭洋  出版年:2001
湖北省 2 0 0 0年度自然科学类重大项目 ( 2 0 0 0 Z5 10 0 2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项目 ( 95 -10 9-0 1-12 )
简要论述了储层随机建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体系 ,其核心是将空间上任一点的储层属性作为随机变量 ,进行后验条件累积分布函数的计算和输出值的蒙特卡罗模拟实现。根据实际地质条件和对模型要求的不同 ,模拟的方法包括高斯模拟、指示模...
关键词:碎屑岩 储集层 随机建模  油田 储层表征 理论  应用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