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哲学    儒家    中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    庄子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自动化类    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8,674H指数:30北大核心: 1,608 CSSCI: 1,965 RDFYBKZL: 30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5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
1
《自然辩证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郁振华  出版年:2001
默会认识或默会知识的概念首先是由波兰尼提出的 ,本文探讨了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基本内容 ,集中阐明了默会维度的优先性原理以及默会认识的基本结构 ,在此基础上 ,对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理论特征作了分析。
关键词:默会知识 辅助意识  集中意识  波兰尼 默会认识论
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
2
《上海文学》华东师大中文系;华东师大中文系文学;华东师大哲学系 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 王晓明 张宏 徐麟  出版年:1993
王晓明(以下简称王):今天,文学的危机已经非常明显,文学杂志纷纷转向,新作品的质量普遍下降,有鉴赏力的读者日益减少,作家和批评家当中发现自己选错了行当,于是踊跃“下海”的人,倒越来越多。我过去认为,文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
关键词:先锋小说 人文精神 王晓明  新写实主义 马原  批判意识  商品经济大潮  “后现代主义”  大红灯笼 写作态度
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规则”——论哈贝马斯的规则观
3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童世骏  出版年:2002
尤根·哈贝马斯的规则观涉及三个理论问题 :遵守规则的条件、规则意识的产生和规则正当性的辩护。他把主体间性看作是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关键 :离开了主体间性 ,就无法知道某人是不是在遵守一条规则 ;离开了主体间性 ,就既不能形成...
关键词:规则  主体间性 交往理性 实践理性  规则意识  原则  价值  
从表达问题看默会知识
4
《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郁振华  出版年:2003
自从M.波兰尼于1958年提出“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的术语以来,围绕这个概念已经产生大量的文献,并汇聚了不同的哲学传统,如现象学传统、解释学传统、后期维特根斯坦传统和波兰尼传统。默会知识的概念具有...
关键词:默会知识 语言表达 “表达问题”  解释  知识 波兰尼 集中意识  辅助意识  不可明确指认性  
论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对身心二元论的突破
5
《东南学术》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季晓峰  出版年:2010
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培养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09059
本文研究梅洛-庞蒂的身体表达理论,通过阐述肉身化主体及其意义投射,来说明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如何以主客、心物交融的身体表达取代传统的身心二元论。传统西方哲学中身心二元对立使得身体现象被还原为身体表象,把我们对世界的体验...
关键词:知觉 身体 意识  现象学 身心二元论
资源动员理论及其研究维度
6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大学文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石大建 李向平  出版年:2009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第五期)项目"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J50106)
资源动员理论兴起于1970年代,主要是对1960年代西方蓬勃兴起的社会运动现象的反思。它颠覆了传统社会运动理论的非理性假设,提出了理性假设。资源动员理论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资源动员分析和动员背景分析。资源动员理论自身在不...
关键词:社会运动 资源动员理论  成员动员  框架动员  
克服客观主义——波兰尼的个体知识论
7
《自然辩证法通讯》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郁振华  出版年:2002
自近代科学革命以来 ,特别是由于启蒙运动和现代实证主义的推波助澜 ,客观主义的科学观、知识观已成为人们看待科学知识的主导性观点。波兰尼认为客观主义的知识理想不仅有理论上的困难 ,而且在实践上也产生了消极的后果。他从科学研...
关键词:波兰尼 客观主义 个体知识论  科学观 知识观
责任与他者——列维纳斯的责任观
8
《社会科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顾红亮  出版年:2006
责任是列维纳斯的伦理形而上学中的主要观念。他对责任的阐述集中在四个问题上。第一,在负责任的生活与哲学关系上,他强调责任生活的优先性。第二,在为己责任与为他责任的关系上,认为后者是前者的前提。第三,在责任与行动的关系上,指...
关键词:责任  生活方式  他者 回应 主体性
现代家庭伦理与传统亲子、夫妻伦理的现代价值
9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朱贻庭  出版年:1998
是否应当以及如何继承、发扬传统的家庭美德,这是当代中国家庭伦理建设所必须回答和解决的一大课题。本文以现代家庭伦理成因的“源原之辨”立论,认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家庭伦理,应立足于家庭关系变革的现实(“原”),扬弃历史地...
关键词:现代家庭伦理 成因  “源原之辨”  传统家庭伦理 现代价值  
经典与诠释——论朱熹的诠释思想
10
《中国社会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潘德荣  出版年:2002
在中国经学史上 ,朱熹是第一个相对集中地谈论过阅读和诠释的方法论的学者。“理”是他的哲学体系的本体论概念 ,也是其经典诠释的形上依据。经文原义、圣贤原意与读者所悟之意是理解过程中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 ,理解的目标就是这三种...
关键词:诠释方法  句法 朱熹  经典  诠释思想  理  语言解释 心法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