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史学    冷战    历史学    民国时期    政治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建筑类    轻工类    

被引量:9,429H指数:27北大核心: 1,717 CSSCI: 2,372 RDFYBKZL: 34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3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
1
《史林》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许纪霖  出版年:2003
本文从中国的政治合法性历史演变研究入手 ,以上海为例 ,分析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 ,其形成的思想本土渊源、历史形态和舆论功能 ,并通过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观念的比较 。
关键词:公共领域 政治合法性 近代上海  
“冷战史新研究”:源起、学术特征及其批判
2
《历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陈兼 余伟民  出版年:2003
国际学术界对冷战历史的研究从来就与“冷战”缠绕在一起 ,也正因为如此 ,形成了局限性甚强的冷战史“旧研究”。对“旧研究”的自省与冷战之遽终使J L 盖迪斯领风气之先的“冷战史新研究”应运而生。盖迪斯的反思浓缩了“冷战史新...
关键词:冷战历史  盖迪斯  意识形态 麦卡锡主义 国际关系  
共和爱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现代中国两种民族国家认同观
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许纪霖  出版年:2006
现代的民族国家,究竟是一个政治共同体,还是历史文化共同体?关于这一问题,是目前国外知识界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也曾经有过两条相应的思想脉络。继承晚清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的不同路径,在民国时期自由主义思想家...
关键词:民族主义 文化认同 张佛泉 张君劢
回归学术共同体的内在价值尺度
4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许纪霖  出版年:2014
自19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的大学发生了跨越式发展,学术研究也获得了来自国家前所未有的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在大规模投入的情况下,虽然学术研究在数量产出上获得大丰收,但为什么公认的、有分量的一流成果却与投入严重不成比例?为...
关键词:学术共同体 价值尺度  学术评价体制  学术研究 回归  跨越式发展 90年代  资源配置  
国族、民族与族群: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如何可能
5
《西北民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许纪霖  出版年:2017
国族、民族和族群,是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长期以来,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与诸如汉、满、蒙、藏、回这样的原生性民族,都被称为民族,在理论概念和实践层面都带来了不少混乱。大多数的现代民族国家,国族内部有多个民族,民族内外有多个...
关键词:国族 民族 族群 中华民族 民族主义
近代上海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之建构——20世纪20—30年代《申报》广告研究
6
《学术月刊》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许纪霖 王儒年  出版年:2005
本文通过对20 世纪20—30 年代的《申报》广告研究,分析其作为都市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如何借助各种各样广告形象和话语,赋予了消费多种功能和价值,以此参与建构了近代上海市民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占有欲望主宰的审美理想...
关键词:近代  上海  20世纪20-30年代  《申报》 消费主义 报纸广告 意识形态 审美理想
试论美国文化多元性的成因与特征
7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余志森  出版年:2002
2001年囤家礼会科学基金"美国多元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1BSS004)
美国文化从它的创造主体分析是一种移民文化。它在美国经过初步形成、成熟定型进入当前的多元文化发展阶段。美国移民的多“源”性决定了这种文化在民族认同基础上具有鲜明的多元性。影响移民文化形成发展的三个主要要素是:移民祖籍国的文...
关键词:美国文化 多元性 移民文化 社会问题 祖籍国文化传统  
“少数人的责任”: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意识
8
《近代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许纪霖  出版年:20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中国思想中的个人与国家认同”(07BZSO44);上海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405)的阶段性成果
传统中国的士大夫精英意识,在晚清"四民社会"解体之后,虽然一度被平等的国民意识所取代,但国民内部智性和能力的不平衡,使梁启超等人产生了"既有思想之中等社会"这一新的士大夫意识;而到五四启蒙运动,个人观念的崛起又进一步在意...
关键词:知识精英 士大夫意识  国民  专家政治  
个人主义的起源--“五四”时期的自我观研究
9
《天津社会科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许纪霖  出版年:20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现代中国思想中的个人与国家认同”(项目号:07BZS044)暨上海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号:B405)的阶段性成果
"五四"时期的个人主义资源最为丰富,是"个人的崛起"的时代,受到个性主义和功利主义两大思潮影响,其人生观和自我观发生重大的转型,快乐主义取代德性主义成为人生之善,利己主义也获得了价值上的正当性。虽然从清末民初开始,物欲主...
关键词:个人主义 功利主义 大我 小我
汉代三老:“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地方社会领袖
10
《文史哲》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牟发松  出版年:20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研究项目(03JB770001)"汉唐历史变迁中的地方社会与国家"。
奠基于汉高祖的汉代乡县三老制度,确立了三老“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双重身份和国家认定的地方社会领袖地位。这一特殊的身份、地位,使三老在地方社会与国家政权之间,具有独特的媒介、缓冲和沟通功能,并享有很高的声望。三老制是汉代地方...
关键词:汉代 三老 吏比  地方社会领袖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