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科学与工程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金矿床    郯庐断裂带    铜矿床    废水处理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建筑类    矿业类    经济学类    水利类    

被引量:3,990H指数:37WOS: 29 EI: 36 北大核心: 90 CSSCI: 5 CSCD: 19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郯庐断裂带的伸展活动及其动力学背景
1
《地质科学》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朱光 王道轩 刘国生 宋传中 徐嘉炜 牛漫兰  出版年:2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 :4 9872 0 74 )
郯庐断裂带的伸展活动发生于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 ,控制形成了一系列断陷盆地。安徽段的断陷出现在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 ,苏鲁段仅发生于晚白垩世 ,而山东潍坊以北的断陷皆出现在早第三纪 ,显示了伸展活动南早北晚的迁移规律。这一伸...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 伸展活动  伸展时间  动力学背景 伸展盆地
郯庐断裂带走滑时代的^(40) Ar/^(39)Ar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2
《中国科学(D辑)》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朱光 宋传中 王道轩 刘国生 徐嘉炜  出版年:2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 49872074)
选择了郯庐断裂带安徽段5处糜棱岩、超糜棱岩、千糜岩进行了40Ar/39Ar年代学研究. 大别造山带东缘断裂带上3处4个样品给出了128~132 Ma的40Ar/39Ar坪年龄; 北部张八岭隆起带西侧和蚌埠隆起东缘断裂带上...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 糜棱岩 直滑时代  构造模式  早白垩世 冷却年龄  年代学 氩  
郯庐断裂带平移时代的同位素年龄证据
3
《地质论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朱光 徐嘉炜 孙世群  出版年:199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49172130)
对郯庐断裂带南段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中糜棱岩的K-Ar全岩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该剪切带形成后,在99±2Ma前(早白垩世末期)冷却至封闭温度。结合其它地质现象,笔者认为郯庐断裂带大规模左行平移发生在早白垩世末期,推测为110...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 糜棱岩 同位素年龄 平移时代  钾  
蒙脱石粘土改性吸附剂处理印染废水实验研究 ( EI收录)
4
《中国环境科学》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陈天虎 汪家权  出版年:1996
通过实验得到天然蒙脱石粘土改性和提高蒙脱石粘土吸附剂处理印染废水效果的方法,阐述了蒙脱石粘土改性和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蒙脱石经钠化和无机聚合物改性处理后,大幅度地提高了天然蒙脱石粘土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
关键词:蒙脱石粘土  改性吸附剂 印染废水 废水处理
下扬子地区前陆变形构造格局及其动力学机制
5
《中国区域地质》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朱光 徐嘉炜 刘国生 李双应 虞培玉  出版年:1999
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于印支—早燕山期发生陆—陆碰撞时,使造山带南部的下扬子地区成为前陆变形带。下扬子前陆变形带上,大致以长江为界,北部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为向南运动,南部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为向北运动,总体呈两套对冲的逆冲推覆...
关键词:前陆变形  逆冲推覆构造 下扬子地区  动力学 断裂  
凹凸棒石粘土吸附废水中污染物机理探讨
6
《高校地质学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陈天虎  出版年:2000
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85 6 5 )
凹凸棒石是链层状硅酸盐 ,具有 0 .38nm× 0 .6 3nm的孔道。许多研究者据此都把凹凸棒石粘土吸附废水中污染物的机理解释为凹凸棒石具有微孔道和较大的比表面积 ,并且这一解释被普遍接受。作者根据凹凸棒石矿物晶体结...
关键词:凹凸棒石 凹凸棒石粘土 吸附  孔道 废水 污染物
安徽省江淮地区膨胀土的工程性质研究 ( EI收录)
7
《岩土工程学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王国强  出版年:1999
1膨胀土的分布及主要工程问题合肥市是我国膨胀土覆盖的典型地区之一。70年代以来对合肥膨胀土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笔者根据多年的工程实践并综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我省江淮地区的膨胀土的分布、野外特征及主要工程性质进行研究...
关键词:膨胀土 特征  强度  结构  工程性质  
郯庐断裂带晚第三纪以来的浅部挤压活动与深部过程 ( EI收录)
8
《地震地质》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朱光 刘国生 牛漫兰 宋传中 王道轩  出版年: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9872 0 74 )
郯庐断裂带晚第三纪以来持续遭受着挤压 ,使前期大规模的断陷盆地抬升、消亡 ,近代还是中国东部最大的地震活动带。断裂带所遭受的近WE向的挤压 ,是西太平洋弧后扩张和印度板块向北碰撞中的构造挤出作用产生的区域动力。断裂带在新...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 挤压活动  深部过程 玄武岩喷发  地震活动带
不均匀土中多缺陷桩的轴向动力响应 ( EI收录)
9
《岩土工程学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刘东甲  出版年:2000
建立不均匀地基中多缺陷桩的动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 ,以模拟桩在低应变动测时较为一般的情况。用Laplace变换及矩阵理论 ,解析地求得桩顶速度的传递函数 ,进一步得到桩顶速度频响函数或速度导纳、桩顶速度的频谱函数和时域表达...
关键词:不均匀土  多缺陷桩  动力响应 传递函数
下扬子地区沿江前陆盆地形成的构造控制
10
《地质论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朱光 徐嘉炜 刘国生 李双应 虞培玉  出版年:1998
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沿大别—胶南造山带的陆-陆碰撞,使造山带南侧的扬子板块成为前陆变形带,并在其上发育了沿江前陆盆地。沿江前陆盆地初始继承性发育于下扬子区海退末期残留的拗陷区,随后于黄马青期(T_3)受北界滁河断裂与南界江...
关键词:盆地 沿江 前陆盆地 陆陆碰撞 扬子板块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