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建筑设计    高层建筑    岭南建筑    节能    围护结构    

研究学科:建筑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经济学类    自动化类    交通运输类    

被引量:164H指数:6北大核心: 18 CSSCI: 6 CSCD: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基于BIM的虚拟现实技术(VR)在建筑工程中的创新应用
1
《中外建筑》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刘旭红 武飞  出版年:2018
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pdjh2017b0162);2016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粤教高函[2016]236号文)
通过分析当前建筑行业面临的问题,从“BIM+VR”技术角度出发,深入探究BIM与VR技术的优势及其在当前建筑工程中的创新应用。“BIM+VR”技术应用于建筑的设计阶段到运维阶段的全生命周期之中,不仅能够丰富设计师对于建筑...
关键词:BIM VR 建筑信息模型 建筑工程
慎用玻璃幕墙提高综合效益
2
《房材与应用》广东工业大学建筑学系 谢浩  出版年:2000
关键词:玻璃幕墙 节能 围护结构 外墙材料
梅县民间建筑匠师访谈综述
3
《华中建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建筑学系 肖旻 林垚广  出版年:20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06JC840003)
通过对广东梅县客家建筑的民间匠师访谈,初步整理出对基地、房屋类型、材料、尺度的传统经验、技术和知识,为进一步结合实例的分析研究提供基础。文章还提供了客家围龙屋的放线方法以及当代传统营造过程的工种和组织状况等一手数据。
关键词:梅县  匠师 访谈
现代岭南建筑的设计方向
4
《室内设计》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系 谢浩  出版年:2010
本文论述了岭南地区的气候特征及传统岭南建筑的设计经验,探讨了现代岭南建筑的主要设计手法,并通过对相关实例的分析进一步指出了岭南建筑未来的设计方向。
关键词:岭南建筑 气候 建筑设计 建筑防热
生态建筑技术的合理性分析
5
《住宅科技》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系 谢浩  出版年:2009
生态建筑是将生态学原理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而产生的建筑,它是当今最具前途、最具有魅力的建筑形式之一。文章首先明确生态建筑的内涵及建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传统民居的低技术生态观,最后探索如何合理选择生态技术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建筑 技术  民居 高层建筑 节能
传统小城镇结构模式
6
《新建筑》广东工业大学建筑系 王瑜  出版年:1999
通过对传统小城镇的感知、认知和评价,从社会文化、小城镇整体结构、街巷结构、社区-邻里结构、住宅结构、小城镇生长结构和社会行为心理结构七个方面,对传统小城镇结构模式进行解析,力求寻找出形成地方特色的乡土关联因素。
关键词:传统小城镇 结构  乡土 模式  小城镇
从区域角度思考广州城市交通问题
7
《城市规划》广东工业大学建筑系 黄玉兰 张宏 李洪斌  出版年:2001
城市群的形成 ,使城市交通成为城市群范围内的网络概念 ,思考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必须从区域角度出发。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的首位城市 ,是广东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研究了广东区域交通特征及其对广州的影响 。
关键词:城市交通 区域交通 综合交通系统 区域轨道交通 广州市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设计
8
《建筑学报》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建筑系 王国光 朱雪梅  出版年:1998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是一座集审判业务和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建筑,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员村一横路东侧,用地东西长约140m,南北宽约120m,东西高差2.8m。西面临规划80m宽的城市主干道——华南大道,东、南、北三面均为城...
关键词:法院 建筑设计 广东  
文化采借与文化融合
9
《贵州民族研究》广东工业大学建筑学系 王明亮  出版年:1998
分析中西方文化人类学关于文化融合的概念和内涵。认为文化融合是包括文化来借在内的一系列发展过程,文化采措是实现文化融合的途径和手段,指出心理认同程度是判断文化融合的标准。
关键词:文化采借  文化融合
浮筑楼板隔声问题的探讨
10
《建筑技术开发》广东工业大学建筑系 谢浩  出版年:1996
本文在分析一般楼板隔声差现状的基础上,说明固体声的传播规律以及浮筑楼板对隔绝撞击声的意义,探讨浮筑楼板隔声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楼板 浮筑楼板 隔声 柔性面层  撞击声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