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历史叙事    听觉    小说    视觉    文学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286H指数:8北大核心: 45 CSSCI: 48 RDFYBKZL: 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关于修订《(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的若干意见
1
《世界汉语教学》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赵金铭 张博 程娟  出版年:2003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2 0 0 2- 2 0 0 3年度重大项目 (项目批准号:0 2JAZJD74 0 0 0 6 );国家汉办"十五"科研项目规划项目 (项目批准号 :HBK0 1- 0 5 /0 15 )的资助
本文首先讨论了修订《(汉语水平 )词汇等级大纲》应确立的两个主要目标 :1 )重新进行词语筛选和分级 ;2 )附注多义词的主要义项和兼类词的不同词性的等级 ;认为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先决条件是利用大型语料库进行精细的词频和义...
关键词:《(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  多义词 词频 义频  对外汉语教学
《孔子诗论》与孔子文学目的论的再认识
2
《文艺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文系 方铭  出版年:2002
2001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内容包括《孔子诗论》、《缁衣》、《性情论》,其中由29支竹简构成的《孔子诗论》,对于孔子及《诗经》研究乃至中国文学史研究、中国艺术史研究都具有重要价...
关键词:邦风  《孔子诗论》 国风 诗序 佚诗 中国文学史  诗篇 竹简 大夏  战国  
凝视与倾听——试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视听审美范式问题
3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 路文彬  出版年:2003
视觉与听觉属于审美消费过程中的两种范式,前者偏重于理性,后者偏向于感性。以古希腊哲学为基准确立起来的西方形而上学正是以视觉为本位的,而中国古代老庄哲学构建起的则恰是与其截然相反的听觉中心主义传统。如此两种哲学传统直接促成...
关键词:视觉 听觉 审美范式 中国当代文学
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婚恋话语迷思
4
《南方文坛》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 路文彬  出版年:2017
也许,像《霍小玉传》(蒋防)、《莺莺传》(元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冯梦龙)等这种始乱终弃的故事情节并非爱情文学的一种写作模式,它所昭示的其实正是爱情的某种深刻本质。因此,整个世界文学早期涉及的爱情主题中亦多盛行此结...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迷思 话语  婚恋  《霍小玉传》 爱情文学 《莺莺传》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合法性质疑
5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 路文彬  出版年:2004
由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同其他学科在学科自身内部一直存在着界限暧昧的问题,诸多富有价值的理论课题因此无法得以展开。特别是文学史写作实践中存在的重历史、轻文学现象,及其研究过程中固有的国家意识缺席,以及视觉中心主义思维范式,则从...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学科界限 国家意识  视觉范式  
诗意生存的精神传统及其现代意义
6
《求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文系 韩经太  出版年:2002
关键词:诗意 现代意义  李白  苏轼  
作为修辞的历史感——“新历史主义”小说之后的历史叙事
7
《文学评论》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 路文彬  出版年:2004
“新历史主义”小说对于传统文学历史叙事模式的颠覆 ,无论其建设性和有效性都不属于一次终结的过程 ;紧随其后的大量小说 ,在历史书写形式或内容上 ,都对“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历史怀疑论进行了重新反拨和超越 ,从而发出历史怀旧...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小说  叙述方式  民族精神 人性精神
都市漫步者
8
《国外理论动态》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文系 郭军  出版年:2006
关键词:都市 19世纪  法语 儒雅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羞耻感问题
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文系 路文彬  出版年:2002
从伦理哲学的角度来看 ,羞耻感之于人类是一种具有本能自我保护作用的心理现象 ,亦是显示人类优越于动物的高贵生命意识 ,其中潜藏着深刻的文化价值观念。然而时至今日 ,羞耻感在人们的心目当中却已经格外淡漠 ,甚至遭到了人们的...
关键词:中国  文学 羞耻感
明正嘉年间山人文学及社会旨趣的变迁
10
《文学评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文系 黄卓越  出版年:2003
本文着重研究明代正德、嘉靖年间的山人与文学 ,及其与社会旨趣 (如政治文化理想、道家的生命关怀、山水游热、道德主义立场的社会批判等 )变迁升降的深层关系。由此往后 ,山人的影响开始深刻地嵌入到明帝国文化的诸多方面 。
关键词:明朝 正德时期  嘉靖时期 山人文学  社会旨趣  台阁意象  山林意象  山人类型  道家思想 生命关怀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