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中国电影    电影市场    电影院    电影    中国梦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43H指数:4北大核心: 12 CSSCI: 12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再想象和再结构:中国电影的“当代性”
1
《电影艺术》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张颐武  出版年:2010
本文通过中国电影形态的深刻转变的研究,探讨中国电影的"当代性"的意义,点明了中国电影正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再想象"和"再结构"的进程。我们所看到的新的经验和可能性都是我们原来所从未见到的。本文对于具体影片的读解和对于...
关键词:中国电影 当代性  结构  想象  可能性  进程  影片
本土的全球性:新世纪文学的想象空间
2
《当代作家评论》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 张颐武  出版年:2014
一 二O一二年以来,有两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其实正好象征着中国文学的重要的、不可逆的变化,也在喻示着中国文学所建构的新的“本土的全球性”。一是二O一二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当然显示了近年来中国文学在全球的能见度的极大...
关键词:全球性  新世纪文学 想象空间  中国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本土文学 不可逆  文学所
分散与重聚:直播场域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
3
《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欧阳梦陶  出版年:202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中历久弥新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完成国族想象与民族认同的重要脉络。近年来,直播打赏平台异军突起,显示了其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本文即聚焦于这一重要文化现象,试图以媒介理论为基础,...
关键词:传统文化 媒介理论 直播打赏  抖音研究  
文化遗产纪录片的现代表达与国际传播--大型电视纪录片《颐和园》研讨会纪要
4
《电视研究》中央电视台;中国视协纪录片学会;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节目代理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不详;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电视传播研究部 罗明 陈汉元 刘效礼 朱羽君 尹鸿 张颐武 高大伟 王道成 程春丽 赵微 金明哲 张利生  出版年:2011
主持人:《颐和园》是2010年12月26~31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段播出的六集大型纪录片,是继《故宫》之后原班人马创作的又一部力作,播出后受到了海内外观众的好评。今天,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邀请各位专家和主创人...
关键词:大型电视纪录片 《颐和园》 国际传播  文化遗产 中央电视台  纪要  现代  发展研究中心  
我们需要文化自信、自觉和自强
5
《今日中国论坛》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张颐武  出版年:2011
最近,全社会部在关注文化问题:文化作为国家关注的焦点并上升到战略高度,凸显了文化发展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显示出中国社会面对未来长远发展的新视角和新战略。
关键词:文化自信 自强 自觉  社会发展  文化问题 文化发展
传承红旗渠精神要有创造性思维
6
《人民论坛》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张颐武  出版年:2017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文化记忆,是无数意义的叠加,是中华民族奋斗的象征性符号;红旗渠精神是一种价值传承,其中包含的自强不息精神,成为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红旗渠精神是文化精神的延伸,它既是红色文化、革命文化,...
关键词:红旗渠精神 创造性思维 传承 自强不息精神 文化记忆 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 独特魅力  
书势论
7
《荣宝斋》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非物质遗产推广中心;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美国欧亚大学;世界汉学研究中心 龚鹏程  出版年:2017
书法与文学的关系十分复杂,许多书法名迹本身就是美好的文学作品,如王羲之《兰亭集序》、苏东坡《赤壁赋》之类;许多文学名篇也都有书家乐于去写它,如《洛神赋》《归去来辞》《赤壁赋》等就有无数书家写过;至于诗文与书艺结合,更是中...
关键词:《赤壁赋》 文学作品  《兰亭集序》 《归去来辞》 中国书法 《洛神赋》 书法作品  王羲之  
汉字文化的当下意义
8
《人民论坛》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张颐武  出版年:2013
文学水平、义字使用能力的不足,到汉字、汉语是需要终身学习的,对母语的热爱以及提笔忘字现象,应使我们认识我们需要找回对汉字的热爱。
关键词:汉字文化 意义  文学水平 终身学习 汉语 母语
马一浮书法的价值和意义
9
《中国书法》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龚鹏程  出版年:2015
马一浮是近代中国少数的通人,通人,就是孔子所说:“君子不器”的君子,于学无所不窥,故“儒、佛”“汉、宋”“诗人、学人”之葑畛均遭打破,于每个领域都比得上久在该领域钻研的大专家。
关键词:马一浮 法的价值  “君子不器”  意义  近代中国  通人 孔子
从《小时代》说起
10
《大众电影》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张颐武  出版年:2013
这种矛盾性其实是郭敬明的内在的复杂性的所在,也是赞美和厌恶的来源。今年暑期《小时代》和《小时代2》连续上映,这变成了一个'事件'。一面是粉丝的热捧,一面却是激烈的抨击。一面是电影院中的观影人流:一面是媒体的口诛笔伐:一面...
关键词:小时代  郭敬明  批评态度  后现代性 欲望都市 另一面 生活轨迹  代际  年所  世俗生活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