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比较文学    中国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研究    莎士比亚    文化研究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轻工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1,243H指数:14北大核心: 148 CSSCI: 182 RDFYBKZL: 3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奇遇与突围──九十年代女性写作
1
《文学评论》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戴锦华  出版年:1996
奇遇与突围──九十年代女性写作戴锦华幻影与突围如果说,八十年代的女性写作犹如涉渡之舟,女性知识分子与男性同道的文化努力共同背负着、推进着一场伟大的进军,一次由黑暗艰辛的此岸向黄金彼岸的涉渡,那么九一年代的女性写作便如同一...
关键词:女性写作 九十年代  知识女性 王安忆  八十年代  男权文化 《长恨歌》 蒋子丹  姐妹情谊 女作家  
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
2
《中国比较文学》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达尼埃尔-亨利·巴柔 孟华  出版年:1998
关键词:比较文学  形象学 意识形态  社会总体想象  异国情调 本土文化 西班牙人 法国文化 自然属性 “他者”  
“文化语境”与“变异体”以及文学的发生学
3
《中国比较文学》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严绍璗  出版年:2000
文学的发生学是关于“文学”生成的理论,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新的研究范畴,它更加关注的是文学内在运行的机制,从而阐明每一种文学文本之所以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的内在逻辑。本文以文学的发生学为基点,详细地讨论了构成文学的发生学...
关键词:文学文本 比较文学  文学样式 文化语境 发生学 独特  文明社会 三个层面  构成  变异  
谍影重重——间谍片的文化初析
4
《电影艺术》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戴锦华  出版年:2010
20世纪50~70年代之间,间谍片在全球银幕上异军突现,它不仅成就了诸如詹姆斯·邦德/007式的、青春永驻的动作片系列,成就了好莱坞黑色电影、B级片的诸多名作,而且成就了苏联及东欧电影的大众娱乐样式,成就中国大陆电影中颇...
关键词:间谍  文化 中国大陆电影 黑色电影 电影叙事 70年代  文艺特征  电影文本
形象学研究要注重总体性与综合性
5
《中国比较文学》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孟华  出版年:2000
欧洲当代学者在理论与方法论上对传统形象学研究进行了革新,将形象学推进到前所未有的体系化阶段但革新并不应意味着彻底抛弃传统,而应是对传统的创造性发展与继承因此,形象学研究应在处理传统和革新的关系中注重总体性与综合性,在这方...
关键词:形象学研究  总体性 综合性  
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
6
《大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王干 戴锦华  出版年:1996
女性写作脉络与男性视点王:今天我们主要谈谈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的关系。在谈女性写作与个人化之前,我想按照我这个男性的目光把新时期的女性文学简单地梳理一下。戴:好。王:关于女性我没有专门写过文章,我倒是在和王蒙对话时谈过"
关键词:女性写作 个人化写作 女性文学 女作家写作  女性话语 新时期  王安忆  男性原则  男人 中性原则  
文化相对主义与跨文化文学研究
7
《文学评论》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乐黛云  出版年:1997
本文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论述了文化相对主义思潮的起因和基本内涵,指出了跨文化传通问题提出的逻辑必然性。下篇则在跨文化传通基础上考察了当代比较文学研究的四种发展趋势。
关键词:文化相对主义 比较文学研究 跨文化  文化文学  不同文化 文化体系 “和而不同”  文学理论 本文化  人类学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
8
《中国比较文学》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北京 100871 乐黛云  出版年:2005
编者按:2004年8月8日-15日,国际比较文学学会(ICLA)在香港召开第17届年会.这是ICLA首次在中国境内举行年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在会上的发言,以中国学者的视角,首先从"反本开新"与"参照他者"、...
关键词:中国比较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 文学发展 当代  散文  文学人类学 文学研究 乐黛云  善后  教授  
斯图亚特·霍尔论大众文化与传媒
9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邹赞  出版年:2008
作为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斯图亚特.霍尔的声名很大程度上缘于其对大众文化与传媒的论述。霍尔坚持左翼马克思主义立场,试图运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和葛兰西的霸权思想来解释日常政治传媒实践。霍尔对大众文化的定义、编码/解码模式...
关键词:斯图亚特·霍尔 大众文化 编码/解码  意识形态 文化政治学
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整体观
10
《文艺研究》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乐黛云 王向远  出版年:2005
 中国比较文学是立足于本土文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全球交往的语境下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门科学。中国比较文学与西方比较文学的深刻差异在于它一开始就奠基于中国文化传统,跨越了东西方文化,致力于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
关键词:中国比较文学 本土文学 异质文化 交往  多元文化 东西方文化 人文精神  科学  跨越  互补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