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现代艺术    艺术家    中国电影史    中国电影    公共艺术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建筑类    

被引量:966H指数:15北大核心: 104 CSSCI: 75 RDFYBKZL: 2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1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系 康小明 向勇  出版年:2005
关键词:产业集群 企业  迈克尔·波特  产业联系  持续竞争优势 量产 竞争力  文化产业 内在动力机制 相互联系  
浅谈普通高校艺术教育
2
《中国高教研究》北京大学艺术学系 李静  出版年:2001
关键词:普通高校 艺术教育 素质教育 美育
“后假定性”美学的崛起——试论当代影视艺术与文化的一个重要转向
3
《当代电影》北京大学艺术学系 陈旭光  出版年:2005
假定性是艺术的一种重要特性。影视艺术具有真实性与假定性的两面,对这两面的不同侧重代表了不同的艺术观念。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影视领域出现了一种强化假定性特征,有力冲击“真实性”原则的假定性美学潮流——一种“后假定...
关键词:假定性 后假定性美学  当代影视艺术  文化传统 意识形态 审美需求
民国报纸与中国早期电影的历史叙述
4
《当代电影》北京大学艺术学系 李道新  出版年:2005
民国报纸不仅是研究民国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尤其社会生活史和日常风俗史的必由之路,而且是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史的重要依据。民国报纸里的电影信息,包括电影新闻、电影论评和电影广告在内,为笔者反思中国早期电影的历史叙述建立了一个...
关键词:民国报纸 中国早期电影 历史叙述 电影信息
试论悲剧性与喜剧性
5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大学艺术学系 彭吉象  出版年:2004
作为审美类型的悲剧性与喜剧性,渗透到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和领域,除戏剧艺术外,还表现在美术、音乐、电影、诗歌、小说等多种文艺样式和体裁之中。悲剧美是一种崇高之美,悲剧感能震撼人的心灵,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坚定对真善美的...
关键词:审美类型 悲剧性与喜剧性  本质特征  
“第六代”电影的青年文化性
6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北京大学艺术学系 陈旭光  出版年:2004
一般而言,在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中,青年都往往是一个边缘化的人群,青年文化或青年性总是与激进、标新立异的姿态、崇尚感性感觉、对现实持批判态度、理想主义等密切相关的。中国第六代导演在他们的一些电影中表现出的鲜明的青年文化性,...
关键词:“第六代”电影  青年文化性  青春类型片  导演艺术 感性文化  影像表征  身份认同
当代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构——《艺术介入空间》的解读及启示
7
《美术研究》北京大学艺术学系 翁剑青  出版年:2005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 当代艺术 公共艺术  解读  都市空间 中国城市  DANS 多重视角  空间建构  艺术观念
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
8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北京大学艺术学系 李道新  出版年:2005
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是中国电影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无论有意的忽略还是无意的遮蔽,都不利于中国电影史学的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利用可资利用的文字资料和影片资料,在军事侵略和文化殖民的背景下重提沦陷时...
关键词:沦陷时期 历史叙述 上海  中国电影史 史学工作者  重要环节  不可或缺  健康发展  影片资料  文字资料  最大限度  文化殖民 军事侵略 特殊性  利用  责任  
试论电视专业化频道的营销策略
9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北京大学艺术系 彭吉象  出版年:2002
关键词:电视 专业化频道 营销策略
一种现代写意电影——论王家卫电影的写意性兼及中国电影的民族化与现代化等问题
10
《当代电影》北京大学艺术系 陈旭光  出版年:2001
本文不同于时下普遍从“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阐释王家卫的电影,而是换一个传统美学精神的角度,并进而认为,王家卫的电影影像语言和艺术表现方式具有一种写意性的特点,这种写意性是传统美学精神之现代转化的结果,因而是...
关键词:王家卫  中国电影 写意性 民族化  影像语言  审美方式  散点透视  传统美学  艺术表现方式 寓言化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