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武汉工业大学建筑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建筑设计    建筑    居住环境    建筑环境    柯布西埃    

研究学科:建筑类    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50H指数:4北大核心: 7 CSCD: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新世纪的“银色”人居环境准备——关于改善我国老龄化社会居住形态和居住环境的设想与建议
1
《华中建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武汉工业大学建筑系 陈纪凯 姚闻青  出版年:1998
为迎接21世纪的“银色浪潮”、适应我国城市老龄化迅猛发展的需要,改善我国老年人居住形态和居住环境已刻不容缓。该文针对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居住形态及居住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在改善我国城市老年人居住形态及居住环境的措施方面作了有...
关键词:老年人 居住形态 居住环境 多样化选择  
居住组团庭院的形态塑造
2
《华中建筑》武汉工业大学建筑系 何承杰  出版年:1998
该文从居住组团宅外领域的属性和居住者的环境心理出发,论述了院落空间的形态构成规律,评介了典型实例,强调庭院的环境性质和质量取决于空间形态塑造。
关键词:空间形态  环境心理 居住环境 居住组团庭院  
攻击与防卫——关于建筑的防卫要求与防卫作用分析
3
《新建筑》武汉工业大学建筑系 罗隽  出版年:1993
防卫感是建筑应该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品质。文章追根溯源地阐述了这个观点,并对建筑的防卫要求与防卫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 防卫要求  防卫作用  防卫感  
当代博物馆建筑发展趋向
4
《华中建筑》武汉工业大学建筑系 程世丹  出版年:1999
文章阐述了90年代的博物馆建筑呈现出前所未旬的繁荣。又从社会角色、环境、功能、空间、场所和形象等方面分析了这一时期博物馆建筑新的变化趋向。
关键词:当代博物馆环境  博物馆 复合化
转变建筑设计思维方式──关于系统的建筑与人工生态环境的思考
5
《新建筑》武汉工业大学建筑系 吕江波  出版年:1998
提出系统的建筑和人工生态环境两个概念,由此认识建筑的本质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出以整体、动态、民众参与的思维方式代替目前尚存的单向线性思维方式。
关键词:人工生态环境  思维方式 建筑设计 原则  
建立类地面建筑环境——改善高层建筑可居性的一种途径
6
《中外建筑》武汉工业大学建筑系 龚兆先  出版年:1996
高层建筑自一百多年前诞生发展至今。已遍布世界各国城市,从芝加哥到纽约直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都市,其发展趋势锐不可挡。高层建筑的发展不仅数量上直线上升,高度上也节节拔高。美国纽约的西尔斯大厦曾因其442米的高度傲视全球数十年...
关键词:建筑设计 高层建筑 类地面  建筑环境 可居性
适用性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初探
7
《华中建筑》武汉工业大学建筑系 姚闻青 陈纪凯  出版年:1997
文章试图在总结前人环境/行为学理论流派的基础上,阐明一种以环境/行为格式塔分析为基准的,讲求行为与环境间的适应关系的设计方法论。
关键词:环境  行为  格式  适应性 建筑设计 设计方法论
作为建筑自身的品质——介绍我的一栋房子
8
《新建筑》武汉工业大学建筑系 罗隽  出版年:1989
1986年12月底的一天,其时已是修研究生的第二年,我的一位挚友找到我说,我们寒假一起去座岛上做几栋房子吧,我就跟着去了。在岛上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回了北京。呆了几日,搞来一个工程,三天之内做了两个方案,外加另一好友所...
关键词:第二年  书面语言 增减效应  对我说  二时  文化传统方面  柯布西埃 深层结构  纯白 赖特  
皖南传统村落中水环境的创造
9
《长江建设》武汉工业大学建筑系;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建管系 陈铭 潘克玲  出版年:2000
关键词:皖南传统村落  水环境 居住环境
建筑形式美的视觉特性
10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武汉工业大学建筑系 董黎  出版年:1990
本文通过有关视觉特性的分析,探讨了建筑审美观的生理效应。由于离散的视觉力场和视点的无限性,建筑形式美只是人们无意识地作出的模糊综合判断,因此,训练有素的建筑师和普通大众的审美意识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本文试图论述模糊性...
关键词:建筑美学 形式美 生理效应 视觉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