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安徽财经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民生    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小康社会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53H指数:5北大核心: 3 CSSCI: 2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关切民生:走向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1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葛恒云  出版年:2009
马克思关切民生的思想既是一个当代性的话题,同时也是无产阶级执政党的一个永恒课题。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以广大劳动人民的民生为价值目的的思想体系。在当代中国,继承、弘扬和实践马克思关切民生的思想传统,在一定意义上,是当代马克思...
关键词:马克思  民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小康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2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葛恒云  出版年:2006
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都在关注和思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对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认为,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与人类本身的和解”。这是独具慧眼的忠言,也是振...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生态观 和谐社会 四个文明
我国医改还面临着一系列重要的挑战
3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葛恒云  出版年:2009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医改,"以人为本"是终极目标,要坚持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解决六大问题。新医改面临着一系列重要的挑战:如何改革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支付方式;如何界定和规范基本药物的使用;如何提高...
关键词:医改 挑战  
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刻意蕴及其当代意义
4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葛恒云  出版年:2007
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哲学视野中"自然"的社会-历史性质。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不仅强调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而且提出了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途径,其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在今天仍然能够给我们以重要的理...
关键词:马克思  实践  自然观 环境  生态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5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葛恒云  出版年:2007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突出社会发展的主体价值是它高于其他有关社会发展学说而赋予自身真理性的关键之所在。马克思的发展理论对解决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仍有实质性的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科学...
关键词:马克思  社会发展  以人为本 全面  协调  可持续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及其当代意义
6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葛恒云  出版年:2008
马克思的发展观,把发展提到了宇宙观这样最根本的理论高度,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新世纪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需要在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中把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和深入地考察现实变化相...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发展观 中国发展新模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注民生:走向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7
《皖西学院学报》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马千里  出版年:2009
马克思文本中关注民生的思想是一个走向当代的热点话题。"民生"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应有之义。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生问题的态度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关注民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者以民为本的...
关键词: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民生 民生观
韩国的自主创新及其对我国未来科技发展战略选择的启示
8
《未来与发展》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葛恒云  出版年:2007
韩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成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科学技术、强调自主创新。我国要提高国际竞争力,也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制度保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
关键词:自主创新 提高  制度保障  创新体系  资金投入  社会氛围
马克思“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思想及其意义
9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葛恒云  出版年:2008
考察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即从康德的"世界公民"、黑格尔的"世界历史个人"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思想的历史演变,指出只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才使历史观真正奠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完成了近代哲学主题由认识论...
关键词:哲学变革 世界公民 世界历史个人  世界历史性的个人  
马克思的公平理论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10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葛恒云  出版年:20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05JJD710124)
马克思在运用唯物史观深入剖析和批判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的公平观的过程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平的理论,指出公平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阶级的范畴,马克思的公平理论,是人类历史上对于公平问题探讨的集大成者,是阶级...
关键词:马克思  公平 和谐社会 制度建设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