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政治传播    政治    政治话语    中国共产党    中国政治    

研究学科:哲学类    自动化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796H指数:16北大核心: 85 CSSCI: 85 RDFYBKZL: 9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学术路径与现实维度
1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 荆学民 苏颖  出版年:2014
荆学民主持的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批准文号:11&ZD075)的阶段性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遵循我国政治发展的内在规律,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越来越强有力地影响着人类政治文明的进程,增强了世界各国的政治传播研究对中...
关键词:中国政治 传播研究  学术评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现实维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路径  
政治与传播的视界融合:政治传播研究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辨析
2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荆学民 施惠玲  出版年:2009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政治信仰研究”(项目编号:08BZX007)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对政治传播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辨析。第一,要从政治学与传播学的"视界融合"的高度来界定和把握"政治传播"范畴。"政治"与"传播"二者有机结合构成元态的、完整的、独立的"政治传播"范畴;第二,政治传播共同的研究对象和领...
关键词:政治传播 视界融合 中国气派
政治传播的基本形态及运行模式
3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 荆学民 段锐  出版年:201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1&ZD07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治传播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5BXW059);中国传媒大学"优秀创新团队"的研究成果
"政治即传播"与"传播即政治",这种深层理念要求从政治与传播"同一"的深度,来界定政治传播范畴、构建政治传播框架、规制政治传播研究。政治传播可划分为政治宣传、政治沟通与政治营销这三种基本形态。这三种基本形态在政治传播的历...
关键词:政治传播 政治宣传 政治沟通 政治营销
探索中国政治传播的新境界
4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 荆学民  出版年:20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11&ZD07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治传播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研究"(15BXW059)
时代的进步,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给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带来的深刻变革,显现了既有政治传播的缺陷和不足,促使我们积极应对挑战,努力把中国特色的政治传播提升到与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相匹配、与人类政治文明相融合的新境界。其动...
关键词:政治传播 政治文明 新境界  
国际政治传播中政治文明的共振机制及中国战略
5
《国际新闻界》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 荆学民  出版年:2015
作者主持的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批准文号:11&ZD075)的阶段性成果;中国传媒大学"优秀创新团队"研究成果~~
政治文明是人类各民族各国家历史悠久的政治文化中所积淀的积极因素的总和。政治文明通过各种载体外化和体现在人类的政治生活之中。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性、政治价值的层级性以及政治文化的民族性,国际间政治文明的传播与相融,需要形成"...
关键词:政治文明 政治传播 中国战略  国际化  共振  传播研究  历史与现实  政治现象
国家形象传播研究的几个问题
6
《国际新闻界》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 李彦冰 荆学民  出版年:2010
国家形象传播研究是这几年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此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尚待厘清。诸多研究将国家(政府)形象传播与民族形象传播混为一谈,不加区分,因此从政治学的高度对此进行辨析很有必要;国家形象传播的主体不仅应该包括国家(政...
关键词:国家  民族 国家形象传播主体  国际共有知识  国家建设理念  
自媒体时代的政治传播秩序及中国调适
7
《政治学研究》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 荆学民 于淑婧  出版年: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自媒体时代中国政治传播新秩序及转型研究”(17AXW010)的研究成果;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政治传播秩序系政治秩序与传播秩序有机耦合而成。自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秩序变革呈现出新图景:“传-受”关系角色融合,信息流动立体对冲,“权势”格局去中心化,“节点”移位流程再造,线上线下双层互动,参与沟通机制转向,情感意见高度...
关键词:自媒体 政治传播秩序  中国调适  
政治传播视野: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中的国家理念析论——以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为理论基点
8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荆学民 李彦冰  出版年:2010
本文从政治传播视野,以政治学的研究成果"国家与市民社会良性互动"为理论基点,重新审视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中的国家理念这一重要问题。国家理念在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中占据着统摄性的地位。一国的国家形象如何,最终取决于一国秉持何种...
关键词:国家形象 国家理念  政治国家 市民社会
论政治传播的公共性
9
《天津社会科学》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 荆学民 苏颖  出版年:201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项目号:11&ZD075)的阶段性成果
"公共性"本质上是一个政治范畴。政治传播是政治信息在政治共同体内与政治共同体间扩散、接受、认同、内化等有机、系统的运行过程。公共性由于其政治品性与政治传播关联。政治传播作为由政治体系、传播媒介与公共舆论三个要素互动所构成...
关键词:政治传播 公共性 意识形态
论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向纵深拓展的三大进路
10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 荆学民  出版年:2018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自媒体时代政治传播新秩序及中国政治传播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7AXW01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治传播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5BXW059)的研究成果
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向纵深拓展的进路有三:进路一:持续聚焦高势能运转的政治宣传研究。政治传播的基本形态是政治宣传,现代政治中政治宣传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来源于人类政治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双重属性及其张力关系。国家的存在,...
关键词:政治传播 微传播  宏观政治  微观政治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