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基础教育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聊斋志异》    国际音标    自然拼读法    禁忌语    禁忌    

研究学科:自动化类    

被引量:76H指数:3CSCD: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英语国际音标与自然拼读法的比较
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基础教育系;佛山新东方学校 梁燕葵 蒙雅娜  出版年:2010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JJWYYB2009051)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究竟该用国际音标还是自然拼读法一直都有争议。国际音标能提高认读单词的准确率,但音标系统的学习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自然拼读法融合字母进行教学,音形一致,简单易学,但不利于多音节词以及不符合规律的词的认读。分阶...
关键词:国际音标 自然拼读法 优势与不足  
禁忌语、委婉语性质新探
2
《韶关学院学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基础教育系 邝永辉  出版年:2007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科研处资助课题"广东省粤方言禁忌语;委婉语的调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禁忌语是禁忌的一个组成郝分,禁忌的对象是语言;有时它和它直接指称的事物一起成为禁忌的对象,有时它直接指称的事物不一定是禁忌的对象。禁忌语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对语言灵力的敬畏,又从对语言灵力的敬畏发展为对人的敬畏。委婉语因禁忌...
关键词:禁忌 禁忌语 语言灵力  委婉语
广东高校师范生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
3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基础教育系 邝永辉 刘卫真  出版年:2008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统计的方法,从普通话能力、言语行为、对推广普通话的态度三个方面分析了广东籍高校师范生普通话使用的现状。
关键词:普通话 粤语 语言能力  言语行为 语言态度
试探苏轼词中的人生境界
4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基础教育系 何敏怡  出版年:2009
苏轼作为一位独具魅力的作家,尽管命运多舛,但始终坚持自己独特的人生追求。苏轼的词作也常常表现出一种融合了儒、佛、道精神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正是他能坦然笑对人生,并从容跨越种种风雨,走向一个又一个辉煌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苏轼  词  儒  佛  道  人生境界
“词类活用”理论的困惑
5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基础教育系 邝永辉  出版年:2006
“词类活用”说在概念上以及使用中存在不少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对古汉语的词汇、词类研究不够,以及以今律古的结果,给古汉语语法的研究和教学带来不少烦扰。在教学中不要过多地纠缠于争议之处,让词类活用理论更好地为阅读古籍和...
关键词:古代汉语 词类活用 语法
真性、趣味与寄托——试探《聊斋志异》与“童心说”之关系
6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基础教育系 何敏怡  出版年:2009
清初的《聊斋志异》是一部广受欢迎的小说集。作者蒲松龄在创作理念上与明代后期被统治者视为"异端"的思想家、文学评论家李贽的"童心说"理论有不少契合之处,主要表现在注重真性情、重趣味、重寄托等方面。说明深受晚明启蒙思潮影响,...
关键词:《聊斋志异》 李贽  童心说 真性情
从情感的真实看散文的虚构
7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基础教育系 李自国  出版年:2006
散文注重写实并不排斥虚构。散文表现的核心是真情实感,情感的真实让散文的虚构成为可能,散文通过虚构将物象转化为意象,以虚构的技法达到“假中见真”的艺术效果;散文的虚构遵循情感的逻辑,散文在虚构的过程中“敞开”了主体的情感世...
关键词:散文 真情实感 虚构
从鲁大海的形象看曹禺早期的思想
8
《韶关学院学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基础教育系 杨永红  出版年:2008
曹禺名剧《雷雨》中的鲁大海,是一个"大胆而幼稚"的反抗者形象、剧本通过鲁大海形象的塑造,一方面给《雷雨》架设了一个新时代的支撑点,一方面使作者早期的世界观和阶级意识得到了具体化、形象化的体现。分析鲁大海的形象,对于理解和...
关键词:《雷雨》 鲁大海  曹禺  幼稚 大胆  阶级意识
浮华背后的凄伤——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凉美
9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基础教育系 杨永红  出版年:2006
张爱玲小说的悲凉美具有美的回味,表达人生率真的朴素,同时它使其作品更完善。因此悲凉美虽不是主流审美意识上的真善美,但却是张爱玲心目中的真善美。追求悲凉美的美学底蕴便成为了张爱玲自觉的创作策略。
关键词:张爱玲  悲凉美 描写 意象 叙述  
“为之名”双宾结构在先秦典籍中的发展
10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基础教育系 邝永辉  出版年:2011
为动类双宾句是"为之名"结构最常见句式,至迟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到战国时期,逐渐向为动状中结构转变。给予类"为之名"句式是典型的双宾语句,春秋中后期用泛义动词"为"表示给予。由于动词"为"的给予义很模糊,到战国时期,出现...
关键词:为之名  双宾结构 先秦典籍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