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方言词汇    订补    《离骚》    神话学    《现代汉语词典》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哲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331H指数:6北大核心: 41 CSSCI: 45 RDFYBKZL: 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小句中枢说
1
《中国语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 430061 邢福义  出版年:1995
汉语语法系统由汉语各类各级语法实体的内外规则所构建。在汉语各类各级语法实体中,小句居于中枢地位。本文分三个部分:1.小句之所指。2.小句地位之考察。提出鉴别一个语法实体是否处于中枢地位的三个条件,并分别讨论。3.从小句三...
关键词:小句 语法单位 主谓短语 复句  句子  实体  汉语语法  语法系统 陈述语气 结构关系  
精神还乡的引魂之幡——20世纪中国神话学回眸
2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中师大中文系 陈建宪  出版年:1998
神话是一个民族最早的精神家园,回眸20世纪中国神话学的历程,发现中国文化精英们不仅对中国神话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做了全面细致的钩沉、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而且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神话始终是一股有着深层影响的有力潜流,神话作...
关键词:20世纪  中国神话学 精神还乡
从海南黄流话的“一、二、三”看现代汉语数词系统
3
《方言》武汉市华中师大中文系 430070 邢福义  出版年:1995
本文联系现代汉语数词系统考察“一、二、三”。包括四个部分:(壹)现代汉语数词系统的简匀性。这一部分描写构成数词系统的统数系统和序数系统的基本面貌。(贰)北京话中的“一、二、三”。这一部分从语法角度分析“一、二、三”的不同...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汉语数词 北京话 “一”  “二”  数系统  个位数 海南闽语 数形  “三”  
“却”字和“既然”句
4
《汉语学习》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 邢福义  出版年:1996
“却”字和“既然”句邢福义零导言"既然"句是推断式因果复句。在语表形式上,以"既然…那么(/就)……"为代表性形式标志,"既然"有时简作"既";在语里关系上,以事实作为理由或根据,推断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既然"句中一般不...
关键词:“却”  后一分句  语言运用 语用价值 语表形式 研究生  身体不好  中篇小说  语义条件 转折词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5
《武钢大学学报》华中师大中文系 万菲  出版年:2000
关键词: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说 无意识学说  释梦 变态心理 人格学说
《薄伽梵歌》和《摩奴法论》中的哲学思想
6
《求是学刊》华中师大中文系 邱紫华  出版年:1997
《薄伽梵歌》和《摩奴法论》中的哲学思想邱紫华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以艺术的方式展示了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风情画面,表达了人生理想和追求,宣扬他们的宗教、伦理、人生哲理、艺术审美的基本观念。史诗既是对古代传统的继承...
关键词:《摩奴法论》  《摩诃婆罗多》 哲学思想  唯心主义 中国社会 唯物主义 科学出版社  史诗 论哲学  印度  
略论单音反义形容词A1A2组结的语法性质和语义特征
7
《汉语学习》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 段益民  出版年:1996
略论单音反义形容词A<sub>1</sub>A<sub>2</sub>组结的语法性质和语义特征段益民0.引言0.1某些成对的典型单音反义形容词(指前面可用程度副词修饰的)常以A1A2的组结形式运用,如"大小"、"长短"等...
关键词:单音反义形容词 语法性质 语义特征 形容词性 语义关系 数量修饰  邢福义  数量结构  语法特点 话语者  
修辞教学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修辞观
8
《云梦学刊》华中师大中文系 汪国胜  出版年:1994
关键词:修辞教学 言语表达  现代汉语  修辞效果  消极修辞 修辞现象 积极修辞 修辞研究  篇章结构  转类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中国的社会学批评及其突破
9
《外国文学评论》华中师大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 王圣思  出版年:1989
中国新文学“为人生”的倾向在文学评论中偏重于社会现实的认知,可以将这种批评看成是社会学批评,注重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注重作品与作家的时代、社会、思想传记之间的关系,注重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教育意义等等,到了50年代日趋极端。
关键词:社会学批评 陀思妥耶夫斯基 文学评论  社会作用 社会现实 为人生 中国新文学 教育意义  作品  作家  
论《玉台新咏》的编纂
10
《江汉论坛》华中师大中文系 周禾  出版年:1992
一《玉台新咏》是我国古代继《诗经》、《楚辞》之后出现的又一部诗歌总集,这部书的价值和历史地位,已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我们如果没有对这部书进行深入的研究,就不可能全面、正确地认识我国中古时期的文学历史。既然如此,那么研究...
关键词:我国古代  中古时期 诸问题  四库全书总目 诗经  封建社会  社会风气 大同  宫体诗 公元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