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长春师范学院历史学院历史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汉代    两汉时期    自然灾害    两汉    地理环境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162H指数:7北大核心: 8 CSSCI: 8 RDFYBKZL: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试论两汉时期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1
《社会科学战线》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 李辉  出版年:2004
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频发时期。灾害以水灾、旱灾、地震为主 ,以河南、陕西、山东、甘肃、安徽、山西、河北为高发区 ,具有多发性、群发性、间隔性、不规则周期性等显著特点。总结两汉时期自然灾害的特点 ,有助于现代人认识...
关键词:汉朝 自然灾害 文献史料 地理分布
浅议新课程条件下的情境教学
2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长春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 张淑贤  出版年:2004
在新课程改革中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 ,由于新课程改革是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的教学体系 ,因此 ,情境教学更加显示出他在教学中的必要性。直观情境教学、问题情境教学、推理情境教学等 ,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
关键词:新课程  情境教学 教师 学生  实践  素质  
从汉代婚姻关系看当时的妇女地位
3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 李辉  出版年:2002
汉代的婚姻关系中男尊女卑的现象十分明显,在婚姻决定权、婚姻形式和婚姻中止等方面,妇女的权力都遭到严重的侵害。由于汉代正处于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的历史时期,加之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的经济地位,因此,在婚姻关系中...
关键词:汉代 婚姻关系 妇女地位 男尊女卑现象  婚姻决定权  婚姻形式 婚姻中止  经济地位
两汉皇帝即位礼仪研究
4
《史学月刊》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 李俊方  出版年:2005
汉代最高统治者有“皇帝”、“天子”两个正式称号 ,而正式称号的获得是通过即位礼仪来实现的。因此 ,汉代最高统治者即位就存在“皇帝即位”与“天子即位”的区分。“皇帝即位”是通过读策与授玺来完成 ,而“天子即位”外禅是通过祭...
关键词:天子即位  皇帝即位  柩前即位  
1627—1636年间后金(清)与朝鲜关系演变新探
5
《东疆学刊》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 宋慧娟  出版年:2003
1 6 2 7— 1 6 36年间 ,是朝鲜由明朝的附属国转变为后金 (清 )的附属国的关键性十年 ,这种转变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充满了朝鲜欲脱离后金与后金反脱离的斗争 ,而且矛盾愈演愈烈 ,以战争为开端的半...
关键词:后金(清)  朝鲜  附属国 皇太极 李Zong  
试论日本文化的特点及成因
6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 石广盛  出版年:2003
日本的文化很有民族特点,它具有吸收性,全方位地吸收世界各国文化;它具有混合性:各种文化混杂在一起。究其原因,是受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的影响,由此导致了日本民族具有不寻常的价值观,并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形成。
关键词:日本文化 吸收性 混合性 地理环境 价值观
两汉时期抗御自然灾害措施初探
7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长春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 李辉  出版年:2004
两汉时期抗御自然灾害的措施主要是针对水灾、旱灾、虫灾、疫疾灾采取的对抗措施 ,其中还包括祭祀消灾活动。抵御水灾主要体现在对洪水灾害尤其是黄河泛滥的救治措施上 ;治理虫害主要是针对治理蝗虫而言 ;对抗疫病主要通过遣医送药及...
关键词:两汉 自然灾害 抗御  措施  
试论汉代私学教育的作用
8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 李辉  出版年:2002
在官学兴办前的汉初 ,私学教育就已存在 ,使古代的文化典籍、科学知识通过私学教育得以很好的保存和广泛的传播。在汉武帝开始兴办和发展官学后 ,官学虽然在国家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 ,但私学在官学的影响下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并...
关键词:汉代 私学教育 作用  教育体系 科技发展  经学传播  教育发展
论昭宣时期的拨乱反正政策
9
《长白学刊》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 高福顺  出版年:2003
昭宣二帝忠实执行了武帝“轮台诏令”的调整政策 :对内注意发展农业生产 ,与民休息 ,整顿吏治 ,惩治腐败 ,安定社会 ;对外臣服匈奴 ,罢兵休戍 ,稳定边疆。这不仅缓和了自武帝晚年以来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 ,而且恢复了国家...
关键词:昭宣时期  拨乱反正政策  汉昭帝  汉宣帝 "与民休息"  官吏管理
唐王朝对内迁高句丽人的安置措施
10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 刘春英 姜维东  出版年:2001
在唐朝讨伐高句丽的战争中,先后俘获了大量高句丽士兵和普通民众.为了减少驻军的压力,移民内地势在必行。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唐朝有计划地分批将部分高句丽人迁入内地。唐朝大规模内迁高句丽人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太宗时期因战争的压力强...
关键词:高句丽人  生口  安置措施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