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机械电子工业部郑州机械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机械强度    数据库    微机    工程数据库    齿轮    

研究学科:机械类    自动化类    电气类    交通运输类    能源动力类    

被引量:57H指数:4北大核心: 20 CSCD: 2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盲孔法测量残余应力A、B系数计算公式讨论
1
《机械强度》机械电子工业部郑州机械研究所 陈惠南  出版年:1989
文中介绍了基于通孔理论的几种A、B系数计算公式,并与盲孔A、B系数的标定值作了比较,讨论了它们之间差异的原因,建议选用与标定值相接近的A、B系数计算公式.这样在不同的材料上钻孔测量残余应力,当变更钻孔的孔径或者采用不同尺...
关键词:盲孔法 残余应力测量  释放应变  
试验模态分析与有限元耦合技术
2
《机械强度》机械电子工业部郑州机械研究所 韩国明 刘玉民 覃钧  出版年:1990
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动态分析方法,把试验模态分析技术与有限元计算结合起来,以实测的结构模态参数为基准,局部修正有限元模型。这样建立的计算模型既能反映结构的真实动态特性,又便于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将这种方法用于高压开关等电气设...
关键词:电气设备 结构  试验模态分析
环芯法A、B释放系数的有限元计算
3
《机械强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电子工业部郑州机械研究所 王桂芳 陈惠南  出版年:1992
根据环芯法测量残余应力的原理,建立了计算环芯法A、B释放系数的有限元力学模型,进行了三维有限元计算。有限元计算的A、B释放系数与以往实验标定的A、B系数极其吻合。
关键词:残余应力 计算  有限元法 环芯法  
船用螺旋桨叶型坐标的计算机计算
4
《热加工工艺》机械电子工业部郑州机械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701研究所 谢吉昌 李国佩  出版年:1992
本文采用计算机对船用螺旋桨叶面各放射角方向的坐标进行了计算,并实现了螺旋桨木模制作的计算机放样,以代替传统的人工放样,从而保证了螺旋桨的制造精度,提高了工效。
关键词:船用螺旋桨制造  计算机 放样
三维裂纹问题的第二类边界积分方程
5
《机械强度》机械电子工业部郑州机械研究所 赵明皞 刘元杰  出版年:1992
给出了三维弹性力学问题的第二类基本解,导出了一般三维裂纹问题的第二类积分方程组。作为特例,该积分方程组退化得到了文[2]给出的无限大三维弹性体中的平片裂纹的第二类积分方程。本研究结果为基于第二类边界积分方程的三维裂纹问题...
关键词:断裂力学  边界元法 三维  裂纹  
具有高减振(高阻尼)特性的Al系合金及其用途
6
《上海金属(有色分册)》机械电子工业部郑州机械研究所 顾敏 高光慧  出版年:1990
本文对Al系(特别是Al-Zn系)减振合金的机械物理性能、减振(阻尼)机制及其特征、制造方法和用途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减振 铝合金 内耗 合金
挠性转子微机辅助平衡技术综述
7
《机械强度》机械电子工业部郑州机械研究所 黄润华 姜元锋  出版年:1989
本文综述了挠性转子微机辅助平衡(FRCAB)技术的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作者见到的国内外研制的FRCAB系统的功能特点、平衡方法、软硬件结构等方面的情况,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挠性转子 微机 平衡  微机辅助平衡  
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裂纹的早期发现
8
《机械强度》机械电子工业部郑州机械研究所 傅汝楫  出版年:1990
在电站各类旋转机器中(例如汽轮机、发电机、马达和泵等),如果转子上出现裂纹,对设备的安全运行将有严重危害。在运行时裂纹将有可能进一步扩展,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导致断轴.毁机的重大事故.转子产生裂纹的原因是复杂的,材质上...
关键词:汽轮发电机组 转子 裂纹  发电机
锻模应力场的光弹(塑)性模拟分析技术
9
《机械强度》机械电子工业部郑州机械研究所;机械电子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 卢志辉 赖曾美  出版年:199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提出了一种热锻模应力场的光弹(塑)性模拟技术,并进行了相似性分析。对调整螺母锻模的原结构进行了应力分析,发现危险点的受力状况非常恶劣。对预应力结构进行应力分析,找出了其最佳过盈量,从而使模具的寿命明显提高,避免了开裂失效...
关键词:光弹试验  锻模 应力场 锻造 模具  
微量元素对铸造Zn-Al共析合金组织及阻尼性能的影响
10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机械电子工业部郑州机械研究所 朱贤方 张立德 高光慧 顾敏  出版年:1992
关键词:阻尼 铸造合金 合金 微量元素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