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南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文学批评    解构主义    俄国形式主义    康德美学    美学基础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92H指数:6北大核心: 4 CSSCI: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德里达的“延异”思想
1
《浙江学刊》西南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 陈本益  出版年:2001
大致说来 ,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思想的目标 ,是用“游戏”概念否定结构、中心和形而上学 ,或者说对它们进行解构 ,以便做到反传统和创新。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策略 ,是颠倒说话对书写文字的优先地位 (即所谓反对“语音中...
关键词:德里达 价值差异论  本体差异论  形而上学 认识  解构主义 哲学思想 原始书写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简论
2
《浙江学刊》西南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 陈本益  出版年:2003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 ,是在胡塞尔现象学尤其是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影响下 ,在批判狄尔泰等人的传统解释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解释学赋予理解以本体性 ,并提出了关于理解的条件、本质、结果和方式等解释学原则。其实 ,理解及相应...
关键词:胡塞尔现象学 认识性 伽达默尔 存在  理解  哲学解释学
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本质论及其美学基础
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 陈本益  出版年:2003
俄国形式主义的“纯形式”文学本质论基于康德美学。但这种“纯形式”概念是依据感觉(“陌生化”感觉 )经验来确定的 ,因而剥离了康德美学“形式”概念中的主体性意蕴。
关键词:俄国形式主义 文学本质论 康德美学 经验主义美学
雅各布森对结构主义文论的两个贡献
4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西南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 陈本益  出版年:2002
雅各布森创立的结构主义诗学,是结构主义文论发展的前一阶段。这是雅氏对结构主义文论的直接贡献。雅氏创立的结构主义音位学,对莱维-斯特劳斯创立结构主义人类学和哲学曾产生重要的启示和推动作用,后者造成了包括结构主义叙事学在内的...
关键词:雅各布森  结构主义诗学 结构主义音位学  
现象学还原方法与文学批评
5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 陈本益  出版年:2001
完整的现象学还原方法分为“悬置”、“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三个步骤 ,也可以说是三个相对独立的方法。它们体现着“返回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态度。英伽顿和日内瓦学派都在各自的现象学文学批评中运用了前两种方法。其结果之一是造成...
关键词:日内瓦学派  现象学还原方法  文本中心 悬置 本质还原  文学批评 先验还原
论新批评受实证主义的影响及其它相关问题
6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 陈本益  出版年:2002
新批评主要通过瑞恰慈的语义分析方法而接受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 ,这种影响的结果便是新批评的“细读”批评方法。本文主要对新批评反实证主义批评和反科学两个问题进行辨析。
关键词:瑞恰慈 逻辑实证主义 语义分析方法  细读方法  文学批评 新批评
索绪尔语言学对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综论
7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西南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 陈本益  出版年:2001
索绪尔语言学提出的语言是符号系统的思想 ,以及它对能指与所指、语言与言语、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句段关系与联想关系的二元对立的划分 ,对随后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和符号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的形式主义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后...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学 结构主义 解构主义 符号学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论的美学基础
8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 陈本益  出版年:2003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主要是文学批评论。这种批评论的主要美学基础,是康德美学与实证主义美学。由于有后一种美学基础,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就具有科学实证的特点。这种形式主义的实证批评与传统的实证主义批评的不同主要在于:前者重在作品的内...
关键词:俄国  形式主义 文学批评 康德美学 实证主义美学  科学实证性  
从索绪尔语言学的一个观点看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危机
9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西南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 陈本益  出版年:2002
德里达解构主义的要害在于“符号差异的无穷运动”。它基于索绪尔语言学的“符号差异决定意义”的观点 ,后者又基于“符号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这一观点。然而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 ,由于有外在事物及相关情境的作用 ,符号之间的联...
关键词:符号  差异  意义  索绪尔语言学 德里达解构主义
意向性建构原理与读者理论
10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 陈本益  出版年:2002
现象学哲学的“意向性建构”原理的实质意义给与 :主体建构对象就是给与对象意义。这是讲求读者建构 (再创造 )
关键词:现象学哲学 意向性建构  意义给与  读者理论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