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京学院人文科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新闻    大学英语    英语教学    翻译    新闻工作者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电子信息类    

被引量:310H指数:7北大核心: 120 CSSCI: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因子分析法在科技期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1
《数理统计与管理》西京学院基础部;西京学院人文科学系 辛督强 韩国秀  出版年:2014
以2009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10个指标数据为依托,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1种物理学中文核心期刊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常见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评价法进行比较,以期为物理学期刊评价指标的选取和期刊综合水平的提高提供定量参...
关键词: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统计分析 物理学期刊  
大学生的网购问题
2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西京学院人文科学系 石军刚  出版年:2010
网购在大学生群体中已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但交易支付是否安全、低水平的配送服务以及商家的不诚信等问题制约了网购的快速健康发展,影响了交易的成功率。针对具体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网购 问题  途径  
规范科技论文编排 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3
《编辑学报》西京学院人文科学系 韩国秀  出版年:2010
分析题名拟定、基金资助项目引用、实验材料与仪器标注、参考文献著录等4个方面的不规范问题,揭示这些不规范可能滋长一稿多投、滥引基金资助项目、编造数据、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论述如何进一步加强这4个方面的规范,以及利用这...
关键词:科技论文 规范  学术不端行为
英文原版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开发利用
4
《电影文学》西京学院人文科学系专业外语教研室 张蓉  出版年:2008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原版电影安排教学活动,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机会接触英语为本族语的语言材料,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英语电影的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主要体现在开发英语电影的"听"、"说"教学...
关键词:原版电影 英语教学 利用  开发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5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西京学院人文科学系;西京学院法学教研室 赵联果 张旭东 杨彬权 吴娟  出版年:2009
西京学院科研基金资助课题"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与管理研究"成果之一
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使者,是大学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第一推动力,更是学校核心资源、无形资产和独特优势。随着民办高校的兴起与发展,青年教师正在迅速成为民办高校一支...
关键词:民办高校 青年教师 培养意义  培养模式  
新闻记者素质谈
6
《文学界(理论版)》西京学院人文科学系 刘青  出版年:2010
新闻记者作为当代新闻传播队伍中的一支独立的生产军,在当代新闻传播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使得新闻记者必须正确处理好各种人和事之间的关系,新闻记者还要具备素质修养与道德修养,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新闻记者!
关键词:素养  素质分类  道德
新闻媒体社会责任初探
7
《新闻知识》西京学院人文科学系;西安邮电学院 张宏权 刘昊  出版年:2012
美国学者丹尼.埃利奥特所说:"无论大众媒介置身于怎样的社会中,他们都对社会负有责任,而且每种媒介都要对依赖他们而获知信息的公众、团体负责任,不管是私有制媒介,还是政府所有制媒介,不管有无新闻控制存在,也不管这种控制是来自...
关键词:媒体 社会责任
浅谈大众传播受众的逆反心理
8
《新闻知识》西京学院人文科学系 张宏权 王方钊  出版年:2011
受众的逆反心理是指受众由于受某种原有立场、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产生与传播者的传播意图相反的一种心理倾向。受众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对传播内容或传播者的不满、怀疑、反感、
关键词:逆反心理 受众 大众传播 心理倾向 传播意图 传播内容  主要表现  传播者
灾难新闻报道的特点与作用
9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西京学院人文科学系 赵联果  出版年:2011
灾难性事件往往以突发的方式出现,给个人与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影响。这种破坏和影响都会造成受众心理上的刺激和震撼,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探知欲望。新闻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在满足受众需要的同时也显现出自身的特点和作用,这些特点和...
关键词:灾难形势  新闻报道 特点和作用  
白衣天使 魔鬼化身——《了不起的盖茨比》女人主人公黛西的形象分析
10
《作家》西京学院人文科学系外语教研室 张小花  出版年:2010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小说家弗·司格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该小说对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进行了传神的描绘,小说的女主人公黛西天生丽质,美若天仙,是男主人公盖茨比一生追求的目标,然而在她美丽的外表下却包裹着一个魔鬼...
关键词:黛西  双重人物形象“美国梦”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