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舞蹈教学    舞蹈    教学    现代舞    芭蕾舞    

研究学科:轻工类    

被引量:133H指数:6北大核心: 25 CSSCI: 22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试论舞蹈编导教学中的舞剧创作实践
1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 宁波  出版年:2011
舞剧创作实践是舞蹈编导教学中的高级阶段,它既是对舞蹈编创各单一阶段教学的综合运用与检验,也是对舞蹈编导专业本科教学的全部内容进行融会贯通的实践运用和全方位的提升。本文结合舞剧《西游今记》的创作体会与教学实践,论述了舞剧创...
关键词:舞剧创作 舞蹈编导教学 实践性  
身体的政治学:皮娜·鲍什的舞蹈剧场
2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 戴维.W.普赖斯 李超  出版年:2017
本文从剧场理论、社会学、符号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将布莱希特和阿尔托的理论进行结合,并从政治性的、表演的角度去理解皮娜·鲍什的舞台作品,从激进女性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女性主义视角去探讨她作品中的身体政治学、性别建构问题。文章...
关键词:皮娜鲍什  舞蹈剧场 布莱希特 阿尔托  
刘凤学唐乐舞训练与表演特征初探
3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 李超  出版年:2011
"刘凤学唐乐舞教学训练体系的创建与审美研究"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结合台湾刘凤学教授重建唐乐舞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从气息运用、基本体态、动态特征、服饰的特殊性等几个层面展开论述,梳理出三种最常见的身体形态和颇具共性的动态特征,阐释了刘凤学唐乐舞训练与表演在姿态和...
关键词:刘凤学  唐乐舞  训练与表演  特征  
愿唐乐舞重建成为中国乐舞创新的活水泉源——著名舞蹈家刘凤学博士访谈录
4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 仵埂 刘凤学  出版年:2010
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ISME)上,西安音乐学院与台湾新古典舞团联合演出了一台名为《来自唐朝的声影》的大型乐舞晚会,同时举办了一场"唐乐舞重建与文化中国的视野"研讨会。《来自唐朝的声影》由两部分组成,...
关键词:文化中国 舞蹈家 唐朝  乐舞 博士  访谈录 世界音乐教育 西安音乐学院  
浅论钢琴伴奏在芭蕾基训课教学中的专业能力
5
《黄河之声》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 宋欣语  出版年:2015
钢琴伴奏作为舞蹈的艺术指导,在舞蹈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钢琴伴奏教师的角度,总结了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钢琴伴奏在芭蕾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弹奏要领等方面进行分析,期望有助于提高钢琴伴奏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好的服...
关键词:钢琴伴奏 舞蹈教学 芭蕾基训  专业素养  
俄罗斯民间舞蹈及其对性格舞蹈教学的意义
6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 张琳  出版年:2013
俄罗斯民间舞蹈以其特有的民族特色和极高的审美价值影响着世界舞坛。本文通过对俄罗斯民间舞蹈文化的探究,寻求俄罗斯舞蹈的基本审美标准,从而对"性格舞"及"历史生活舞"的教学及研究产生一定作用。
关键词:俄罗斯民间舞蹈  性格舞  历史生活舞  教学
舞蹈教学中钢琴伴奏的多样化应用
7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 张骅  出版年:2018
钢琴伴奏的多样化应用在舞蹈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具备熟练的技术技能的同时,钢琴伴奏老师在舞蹈教学中要能够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结合钢琴弹奏特点为舞蹈教学增添艺术灵感,促进舞蹈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钢琴伴奏 弹奏 改编 即兴伴奏 技术能力
技法在编导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8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 李超  出版年:2010
学院派舞蹈编导技法因其所特有的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及高度概括性等诸多要素在舞蹈编导教学的具体实施中具有难得的优势。本文以"入得、出得"为基本观点来论证技法在编导教学中使用的基本规律,由认知阶段的先"入"而后"得",到实...
关键词:技法 编导教学  “入得”  “出得”  
舞言舞说 关于现代舞舞蹈语言的探讨
9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讲师 李超  出版年:2008
20世纪西方现代舞有其独特的、通过人体动作、舞蹈语汇来传情表意的方式,这是区别于文字语言、以其特有的语法结构方式而存在的舞蹈语言系统。现代舞中的舞蹈语言其最大特征在于它所营造的视觉形象将与其被赋予的内在象征、涵义等高度结...
关键词:现代舞 舞蹈语言 诗化 风格  
“非遗”视域下的陕北秧歌“二人踢场子”文化研究
10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 李超  出版年:2016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秧歌‘二人踢场子’研究与应用"(课题编号:2013JK0487)研究成果
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为出发点,对陕北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二人踢场子"文化形态进行研究。文章从分析陕北地区的非遗现状入手,继而依据史料对陕北秧歌的原初形态进行论证,尤其对以国家非遗传承人"李增恒"先生为代表的"...
关键词:非遗  陕北秧歌 “二人踢场子”文化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