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深圳大学城管理委员会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高校    深圳大学城    ISO9000系列标准    高校科研管理    演进    

研究学科:

被引量:25H指数:3北大核心: 2 CSSCI: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论述全面质量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重要性
1
《改革与开放》深圳大学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汪金龙  出版年:2009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并从内部环境和外部压力两大方面指出优化高校科研管理和构建高校科研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最后,阐述了在高校科研工作方面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ISO9000系列标准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的演进与路径研究
2
《特区实践与理论》深圳大学城管理办公室 刘颖  出版年:2020
广东省省长基金项目“2020年岭南学术论坛——‘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优秀论文。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是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现代延续和发展。尽管有共同的文化传统,但由于特定的历史际遇,三地形成了各具特色、形态各异的区域文化。大湾区文化交流发展经历了自发交流、自觉交流、内涵提升三个阶段,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
关键词:文化结构 粤港澳大湾区  文化交流 路径  对策  
国际化:我国成人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3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深圳大学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汪金龙  出版年:2006
我国成人教育国际化是顺应教育国际化潮流的必然趋势。这一必然趋势使我国的成人教育一方面面临很多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是发展的历史机遇。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的成人教育,要改变陈旧观念,树立国际化意识,面对教育市场的国际化,培养通...
关键词:国际化  成人教育 挑战  应对  
拓展内涵 发挥大学城在城市创新进程中的作用
4
《中国高等教育》深圳大学城管理办公室 李栎 张儒林  出版年:2010
历经30年,深圳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1000多万人的大都市.正处于第二轮发展的重要战略转型期。其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政策推动、地缘和经济推动、知识推动3个时期。在前两个时期。城市发展主要依赖外在的政治、地...
关键词:城市创新  大学城 核心竞争力 内涵  进程  城市发展 自主发展  自主创新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
5
《成功》深圳大学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汪金龙  出版年:2009
本文首先对目前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做了阐述,总结出在目前现状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强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 管理  
浅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
6
《中国校外教育》深圳大学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汪金龙  出版年:2009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高校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现状的探讨,提出提升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以确保高校后勤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 后勤企业  文化建设
论西部高校核心人力资源的流失
7
《改革与开放》深圳大学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汪金龙  出版年:2009
西部高校核心人力资源流失现象日趋严重,而且影响了西部高校的正常发展,进一步阻碍了促进西部发展,消除东西差距的进程。导致核心人力资源流失的原因有多种,本文从东部诱因、西部在留住人才方面的不足以及人才自身需求三个方面进行了分...
关键词:西部  高校 核心人力资源 流失  留住人才
深圳大学城:“大家庭关系”隐喻的分析视角
8
《高等教育研究》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深圳大学城管理办公室 张祥云 汤钱蓉  出版年:2011
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
合作办学各方必须尊重和维护大学的特性,切忌按照办公司、办工厂的逻辑来办大学。"大家庭关系"隐喻的分析视角试图揭示深圳大学城诸利益相关者间大家庭般的关系现实和理想,提出有利于大学城发展的四种平衡智慧:制度、沟通、胆略、时间...
关键词:深圳大学城 家庭关系 隐喻
创新合作模式 促进和谐发展——深圳大学城产学研合作实践探索与创新发展
9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深圳大学城管理委员会 王艳  出版年:2008
深圳大学城(以下简称大学城)创建于2000年10月,由深圳市政府和国内一流大学共同建设发展。目前,引进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四所国家顶级高校在深圳举办研究生教育。经过七年的建设与发展,大学城在学科...
关键词:深圳大学城 科技创新  产学研合作 合作模式  和谐发展  教育体制改革 哈尔滨工业大学  人才培养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