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热能工程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节能    净化空调    供热系统    环境保护    燃气负荷    

研究学科:建筑类    自动化类    能源动力类    电气类    电子信息类    

被引量:205H指数:7EI: 3 北大核心: 5 CSCD: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地源热泵应用的技术分析与思考
1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热能工程系 颜爱斌  出版年:2002
从地源热泵的关键应用技术出发 ,分析了地源热泵的用能合理性 。
关键词:地源 热泵 节能 优化  
冰蓄冷技术发展初探
2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热能工程系 胡豫杰 王文起  出版年:2000
针对近年来建筑空调用电不断增加 ,论述了冰蓄冷空调对电力调峰、平衡电网及节能的意义 。
关键词:强制蓄冷  冰蓄冷 水蓄冷 建筑物 空调系统
开发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探讨
3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热能工程系;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天津市塘沽煤气公司 全志利 伊尧国 孙良传  出版年:2001
天然气水合物因其蕴含着极丰富的甲烷 ,被认为是 2 1世纪最具开发前景的能源 .阐述了我国现有能源储量与能源需求状况、世界和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情况、世界上已成熟的勘察与开采方法 。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 能源需求 勘察 开采  
发展小型天然气空调
4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热能工程系 任绳凤 张志刚 蔡波  出版年:2002
天津市城乡建设软科学研究项目 (99-软 38)
分析了电力和燃气负荷季节的不均衡性 ,指出发展小型天然气空调是解决该不均衡性及其他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小型天然气空调利用天然气直接燃烧 ,实现吸收式制冷和供暖 .通过对比分析 ,说明小型天然气空调比小型电力空调在节能、...
关键词:小型天然气空调  燃气 电力 环境保护 节能 经济分析  燃气负荷
联产供冷与电力供冷能耗比较分析 ( EI收录)
5
《热能动力工程》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热能工程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 韩学廷 郁刚 常茹 赵树兴  出版年:2002
电力工业重大科学技术基金资助项目 ( 95R0 1)
文中将两种供冷能耗比较分解成用电煤耗差、用热煤耗量、增加产汽用电煤耗量三部分进行分析 ,按照热量法得出在目前一般情况下联产供冷比电力供冷通常费能的定性定量结论 。
关键词:能耗比较 资产供冷  电力供冷  热电厂
核磁共振氢谱定量分析橙皮苷含量
6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热能工程系 李建发 全志利 蓝丹 孙有光  出版年:2012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JCZDJC24400)
以吡嗪作为内标物,建立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测定橙皮苷含量的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橙皮苷的1H NMR谱图,考察仪器的稳定性以及脉冲宽度、延迟时间、扫描次数等影响测定结果的参数;其次设定峰面积截取方法,选择定量用特征峰...
关键词:橙皮苷 核磁共振氢谱 定量分析  
净化空调系统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建议
7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热能工程系;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校产办 李军 马衍辰  出版年:2002
分析了净化空调工程设计中系统设置、风阀和风口选型、回风口布置形式、新风及排风设置、净化空调机组冷凝水排放等方面出现的典型问题 。
关键词:净化空调系统 工程设计 系统设置  风口 布置  设备  选择  
城市垃圾衍生燃料(RDF)技术及其环境影响评价
8
《能源研究与利用》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热能与机械工程系 刘志军 叶会华 王泽生  出版年:2007
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03-2-053);项目名称:城市生活垃圾固型燃料化(RDF)技术研究
文章分析了垃圾衍生燃料(RDF)技术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指出RDF技术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延长了废弃物的生命周期,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和减量化,是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城市固废 RDF 环境评价
浅议我国热计量方法的选用与发展方向
9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热能工程系 胡豫杰 张志刚 常茹  出版年:2001
通过对各种供热计量方法的介绍与分析比较 ,指出了热量分配表入口热量表所组成的系统是目前适合国情的热计量方法 ,但在使用蒸发式热量分配表的同时 。
关键词:热计量表 热分配表 蒸发式热量分配表  中国  
建筑室内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
10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热能工程系;天津理工大学自动化与能源工程学院 胡静 杜明星  出版年:2006
采用华北地区采暖期间典型计算日内的逐时气温,将计算范围扩至建筑墙体外表面,所建的物理模型和各种材料的物理性质都与实际相符。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将建筑围护结构表面换热过程视为一个动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精度,为建筑热工分析和采暖...
关键词:共轭传热 围护结构 自然对流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