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莎士比亚    传奇剧    诗歌    意象    小说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330H指数:7北大核心: 62 CSSCI: 48 RDFYBKZL: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网络谐音流行语的生成渠道及特点
1
《广西社会科学》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 黎昌友  出版年:2009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SA033)
大量使用谐音,是网络语言的一大特点。网络谐音流行语生成渠道主要有普通话汉字词谐音、方言字词谐音、数字谐音、音译外来词、缩写汉语拼音词等。网络谐音流行语具有诙谐幽默、经济简洁、视觉性强、粗俗化等特点。
关键词:网络谐音流行语  生成渠道  特点  
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及其规范
2
《广西社会科学》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 黎昌友  出版年:2009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07SA033)
网络语言是网络信息最重要的载体,它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形式,但也对汉语造成了明显的消极影响。不仅违背现代汉语规范的现象在其中普遍存在,而且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较大冲击。对此,应进行积极的干预、引导,促使网络语言的规范化。
关键词:网络语言 消极影响 规范  
浅析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
3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 何林鲜  出版年:2008
四川文理学院院级项目"网络语词研究"(项目编号:2006B05R)成果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脑、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交际工具。网络语言也随之出现,它不但在网民中传播开来,而且其触角已经蔓延到了普通的日常生活当中。在网络语言与现实语言的互动过程中,它既受到...
关键词:网络语言 特征  语音 词汇 语体风格
“电视人”理论探源
4
《新闻世界》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 何斌  出版年:2012
日本学者林雄二郎从媒介生态学的视角提出了"电视人"这一术语,将电视带来的以画面和音响为中心的感官刺激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未成年人社会化、个性和人格的影响。本文具体分析了"电视人"理论的提出背景与理论基础,对其意义及...
关键词:电视人 林雄二郎  媒介生态
论文化营销构念
5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 朱陶  出版年:2009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资助课题"论营销策略中的文化营销"(项目编号:07sb031)
应用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方法,分析研究目前文化营销概念界定出现较大分歧的原因,确定文化营销属于特殊类概念——构念,即研究者依据研究的需要所仔细建构或"发明"的一种概念;对其作出相应的文义性定义,种概念属"营销方式"类别,属...
关键词:文化营销 构念 文义性定义  操作性定义
谈比喻辞格四元素对审美张力的影响
6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华中师范大学语言所 冯广艺 加晓昕  出版年:2008
比喻辞格具有极强的审美性,比喻辞格的四元素对其审美张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拟出了数学函数公式,论述了四元素对审美张力的影响,并对其逐个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比喻 四元素  审美张力
试论历史上的文人入蜀现象
7
《青海社会科学》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伍联群  出版年:2009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7SB064)
历史上文人的大量入蜀,形成了"自古文人皆入蜀"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高峰。文人入蜀主要有宦游、避难、贬谪、漫游等几种形式。历史上文人入蜀,尤其是唐宋时期大量文人入蜀,不仅对文人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巨大的转变,而...
关键词:文人 入蜀 影响  
米兰·昆德拉小说复调艺术的具体内涵
8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 曾宪文  出版年:2008
复调艺术是米兰·昆德拉小说艺术形式与技巧上的一个十分鲜明的特征,具有丰富的内涵。具体表现在:打破文体界限,在小说中大胆融入论文、随笔;放弃传统小说"单线构成"的结构方式,提倡由若干享有同等地位的线索结构作品;突破人物的主...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 小说 复调 内涵  
板块结构的叙事张力——析顾长卫的《孔雀》
9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 杨晓云  出版年:2009
《孔雀》以朴实无华的画面,板块复调结构的叙事,彰显了父母与儿女以及相互之间的情感,人的理想追求及对现实生活的顽强抗争。影片以第一人称叙事和客观视点,表现开放的内涵空间,糅合了交错复杂的情感、人性,探寻和审视了中国社会特定...
关键词:《孔雀》 质感还原  板块复调叙事  人性张力  
略论近代四川方言的语音系统
10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 彭金祥  出版年:2008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课题<近代四川方言语音系统研究>(项目编号SA06055)系列成果之一
在语言学研究中,语音系统的复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语音不可能流传下来。在清代几位四川作家的作品以及其它材料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对近代四川方言语音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力图搞清楚其声韵调系统,揭示其语音发展规律。
关键词:近代  四川方言 音系 语言学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