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重庆当代作家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吴宓    夜里    曹禺剧作    形象化    革命观    

研究学科:

被引量:3H指数:1北大核心: 3 CSSCI: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潜伏在黑夜里的一只诗歌螃蟹——姚彬诗歌创作论
1
《南方文坛》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重庆当代作家研究中心 周航  出版年:2019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乌江流域诗人群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XJA751001;2016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期以来重庆乌江流域诗人群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YBWX076
其实,把姚彬比喻成"潜伏在黑夜里的一只诗歌螃蟹"算便宜了他,还是他自己说得更得劲儿——"墙上走着一只落单的独角怪兽"(《2016年平安夜,独坐书房》)。这里的"怪兽",或许是对时间的独特体验,或许是卡夫卡式的人的孤独以及...
关键词:诗歌创作论 螃蟹 独特体验  精神变异  平安夜 具象化 形象化 怪兽  
曹禺剧作与延安“大戏热”
2
《戏剧艺术》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重庆当代作家研究中心 高明  出版年:2017
20世纪40年代初期,以曹禺名剧《日出》的上演为开端,延安掀起了"大戏热"表面看来,《日出》的上演是为了贯彻中共统一战线策略,但深层的原因则是针对此前剧运当中仓促、粗疏的演出风气,因此,鲁迅艺术文学院等专业团体试图通过上...
关键词:曹禺剧作 鲁艺戏剧系  大戏热  延安剧运  
吴宓日记中的武昌起义书写
3
《安康学院学报》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重庆当代作家研究中心 肖太云  出版年:2023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吴宓年谱长编”(18BZW167)。
吴宓有作日记的习惯,持“日记之性质,无殊历史与小说”的日记观。他笔下对武昌起义的书写,从武昌革命军的动态到清朝政府的反应,从庆亲王奕劻、袁世凯、黎元洪到普通百姓,从京城市面的慌乱到清华园师生的惶惑,范围广泛,内容丰实,体...
关键词:吴宓日记  武昌起义 革命观 民族观 历史价值 文学意义
吴宓辞职清华研究院始末
4
《临沂大学学报》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肖太云  出版年:2020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吴宓年谱长编”(18BZW167);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后期吴宓’研究(1949-1978)”(17YJA751029)阶段性成果。
吴宓任职清华研究院主任一年余,1926年3月正式辞职。吴宓的辞职,直接原因是他的“研究院各提案”被张彭春和清华校务会否决,间接原因跟王国维、梁启超等同事对他支持不够相关。吴宓请辞研究院牵涉面广泛,关乎研究院的性质和未来走...
关键词:吴宓 张彭春  辞职 清华研究院  
浅谈大学语文的新诗教学
5
《学园》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重庆当代作家研究中心 杨红  出版年:2016
历来的新诗教育无论是哪个层次上的,都是整个语文教育或文学教育中薄弱的环节。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性教育的一门课程,它的内容设计除了在中学语文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知识性与实际应用之外,更要充分抓住素质教育的特点,即必须考虑到审美因素...
关键词:大学语文 新诗教学 审美
吴宓与洪深的交际生态与文化心态
6
《安康学院学报》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重庆当代作家研究中心 肖太云 吴晓红  出版年:2020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吴宓年谱长编”(18BZW167);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后期吴宓’研究(1949-1978)”(17YJA751029)。
吴宓是旧体诗人,洪深是现代剧作家,两人创作路向不同,但两人是清华同学和哈佛校友,一生有不少交往和交集,两人在个性品质、文化心理、文艺创作等方面产生了互动和影响。研究吴宓与洪深的交往特别是关于戏剧方面的交往,不仅为了解洪深...
关键词:吴宓 洪深  戏剧 交际生态  文化心态
吴宓与王恩洋的四封信函解读及其他
7
《安康学院学报》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重庆当代作家研究中心 肖太云  出版年:2021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后期吴宓’研究(1949—1978)”(17YJA751029);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吴宓年谱长编”(18BZW167)。
吴宓自称“情僧”,一生亲近佛教,屡言出家,近为在家居士。王恩洋是欧阳竟无的得意弟子,佛教“新唯识宗”杰出代表。两人的交往一方面表现出吴宓的“向佛”情结,另一方面体现出两人文化同道者的身份。两人都主张“融摄中外古今”优秀文...
关键词:吴宓 王恩洋  交往 佛学 传统文化
画龙点“睛”:严歌苓小说中的“眼睛”书写
8
《小说评论》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重庆当代作家研究中心 杨红 周航  出版年:2017
严歌苓驾驭文字的能力众所周知。她的上百个长、中、短篇小说,不仅题材丰富,文字优美,故事性强,读来饶有趣味而又发人深省,而且又充满了灵性和诗意,深得中外小说创作手法的精髓,这使她能够在小说的文字世界中游刃有余。她小说充满灵...
关键词:短篇小说  “眼睛”  严歌苓 书写  创作手法 观察视角  文字  故事性
有待乎内,无待乎外——《童庆炳评传》札记
9
《安康学院学报》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重庆当代作家研究中心;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 肖太云 阳惠芳  出版年:2019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吴宓年谱长编"(18BZW167);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后期吴宓’研究(1949-1978)"(17YJA751029);2018年重庆市涪陵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国家形象建构研究"(SKGHYBL201811)
吴子林的《童庆炳评传》是一部精彩纷呈、大气朴素、求全赅备的评传力作,呈现出五个特色:一是全书灌注流转的诚挚之情;二是对传主生命的传神勾勒;三是叙事艺术的炉火纯青;四是对童庆炳文艺学思想的完整展示和自洽点评;五是对童庆炳文...
关键词:《童庆炳评传》  吴子林  有待乎内  无待乎外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