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四川外语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汉语    传记文学    义净    语言    现代汉语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304H指数:8WOS: 2 北大核心: 70 CSSCI: 54 RDFYBKZL: 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西方文学中男权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1
《重庆工学院学报》四川外语学院中文系 杨晓莲  出版年:2006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以西方传统文学为例,分析男权社会中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的3种类型:“天使型”、“妖妇型”和“恶魔型”,说明这3种类型是男权心态在文学中的折射。
关键词:男权社会 天使型  妖妇型  恶魔型  西方文学
美狄亚与窦氏——中西文学中复仇女性形象比较
2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四川外语学院中文系;重庆市计算机职业中学 杨晓莲 罗均丽  出版年:2004
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的著名悲剧人物美狄亚和中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窦氏》中的窦氏是中西文学中的两位典型的复仇女性。通过对她们的比较,我们能够看到以她们为代表的中西复仇女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挖掘出中西方社会...
关键词:美狄亚 窦氏  复仇女性 悲剧抗争  
消费时代与建构现代新感性——从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谈起
3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四川外语学院中文系 杨晓莲  出版年:2006
消费时代的来临使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如何消解消费时代带来的社会危机和精神生态困境,已经成为当今一个紧迫的课题。本文试图以马尔库塞对工业社会的批判作为出发点,分析当今消费时代的特征及其影响,并以马尔库塞的...
关键词:消费时代  现代新感性  马尔库塞 新感性 审美教育
我国研究生科学素质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4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四川外语学院中文系;西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胡登全 邓倩  出版年:2006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03-2006)"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与对策研究"的调查报告;项目号:03JZD0028。
立足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对中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53名研究生的科学素质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研究生的科学素质存在以下问题:科学知识面狭窄;科学意识模糊;科学精神不强;科学...
关键词:研究生  科学素质  问题  对策  
从卡夫卡到辛格:中国先锋派的转向——以马原、苏童、余华为中心
5
《社会科学研究》四川外语学院中文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王毅 傅晓微  出版年:2005
先锋作家由“先锋”写作向平实“叙事”的转向,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先锋作家“由外国文学抚养成人”,他们的转向同样离不开外国文学的背景。因此,这个转向并非纯粹的“回归平淡”,也谈不上“完成历史定格”,更没有“从西方...
关键词:卡夫卡  辛格  中国先锋派  创作规律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论索绪尔语言学核心思想
6
《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中文系 谭代龙  出版年:2009
文章把索绪尔语言学核心思想归纳为"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句话包含三层意思:1.语言是一种系统;2.语言是一种符号;3.音义结合而成的符号是系统中最重要的单位。重点对音义结合体作了深入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索绪尔  语言系统 音义结合 符号  
现代汉语“有的是”的位置及形成
7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外语学院中文系 谭代龙  出版年:2009
"有的是"在句子中的五种分布位置形成于不同的时代。其中的"有"是一个表存在的动词,其整体意义来自于句法结构。其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语义的变化。
关键词:有的是  位置  形成  
义净译经卧睡概念场词汇系统及其演变研究
8
《语言科学》四川外语学院中文系 谭代龙  出版年:2007
文章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讨论汉语卧睡类词汇系统的属性、形成和演变情况。以唐代高僧义净译经为基本的工作平台,文章首先描写了该词汇系统的共时分布情况,然后从历时的角度探讨了其形成和演变情况。
关键词:卧睡  概念场 词汇系统 演变  义净 佛经
汉语起立概念场词汇系统及其演变研究
9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四川外语学院中文系;西昌学院中文系 谭代龙 张富翠  出版年:2007
笔者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讨论汉语起立类词汇系统的属性、形成和演变情况,在研究中借鉴现代语言学相关理论,引入了"概念场"和"概念场词汇系统"两个术语。以唐代高僧义净译经为基本的工作平台,首先描写了本词汇系统的共时分布状...
关键词:起立 概念场 词汇系统 演变  义净 译经
论以语言要素为手段的语言风格构建
10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四川外语学院中文系 马琳  出版年:2004
语言风格是人们运用语言表达手段所形成的诸特点的综合表现,任何语言风格都要通过物质材料来体现,这些物质材料就是语言风格的表达手段。研究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中存在的风格手段,有助于对语言风格的认识,有助于揭示如何以语言...
关键词:语言风格 语言要素 表达手段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