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环境因子    茎柔鱼    长江口    南极磷虾    柔鱼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经济学类    自动化类    交通运输类    

被引量:10,965H指数:35WOS: 1,839 EI: 92 北大核心: 2,659 CSSCI: 47 CSCD: 2,64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2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利用基于表温因子的栖息地模型预测西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渔场
1
《海洋与湖沼》大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海市高校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陈新军 刘必林 田思泉 钱卫国 李纲  出版年:200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A05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NCET-06-0437号;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07AA092201号;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702号
根据1999—2004年8—10月主渔汛期间我国鱿钓船在150—165°E海域的鱿钓生产数据,结合其表温及表温梯度,分别将作业次数百分比和单位渔船日产量作为适应性指数,利用算术平均法(AM)和联乘法(GM)分别建立基于表...
关键词:柔鱼 栖息地模型  表温  表温水平梯度  渔场 西北太平洋  
1980—2007年大亚湾鱼类物种多样性、区系特征和数量变化
2
《应用生态学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王雪辉 杜飞雁 邱永松 李纯厚 孙典荣 贾晓平  出版年:2010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0YD10;2009TS08)资助
根据2004—2005年大亚湾海域底拖网鱼类调查数据,并结合1980—2007年的历史资料,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多样性、优势种和数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4—2005年,大亚湾海域共记录鱼类107种...
关键词:鱼类多样性 种类组成  优势种 区系特征 资源密度 大亚湾  
世界头足类资源开发现状及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发展对策
3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陈新军  出版年: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6141)
头足类是世界上最具开发潜力的渔业种类之一,已成为世界海洋捕捞业的重要组成。根据1970—2016年世界各国头足类生产统计数据,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对世界头足类渔业及其组成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发展状况,指出存在...
关键词:头足类 远洋鱿钓  可持续发展
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探索——以《水力学与泵》课程为例
4
《教育教学论坛》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初文华 张健 李玉伟  出版年:2018
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研究项目;项目名称:水力学与泵.(A1-0201-00-032114);上海海洋大学课程思政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名称:水力学与泵.(A1-0260-17-000132);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拖网网板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性能评价平台的构建.(A1-0203-00-2007-8)
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由于涵盖了较多的理论概念及复杂公式,因此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往往把绝大多数课时放在了理论知识的讲解上,而忽略了对课程当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的挖掘与传授。本文以《水力学与泵》课程为例,对理工科专业...
关键词:理工科 专业基础课程 思政教育  探索  
渔业资源评估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5
《中国水产科学》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官文江 田思泉 朱江峰 陈新军  出版年:2013
国家发改委产业化专项(2159999);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12231203900);上海市水产一流学科项目
制定合理的渔业管理计划,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对渔业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估,而渔业资源评估模型则是进行渔业资源评估的重要工具。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及在多学科交叉的推动下,近30多年来渔业资源评估模型得到了快速发展。...
关键词:渔业资源评估 模型  现状  展望  
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模型实验
6
《水产学报》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刘洪生 马翔 章守宇 于红兵 黄华接  出版年: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332);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0303);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T1101)
针对正方体、金字塔及三棱柱人工鱼礁模型,选取3个不同工况6 m/s、9 m/s和12 m/s,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不同类型人工鱼礁单体和不同组合正方体模型的流场效应。结果表明,模型迎流面和背流面分别产生上升流和背涡流,其规模...
关键词:人工鱼礁 流场 模型  上升流 背涡流  
栖息地适宜性指数在渔业科学中的应用进展
7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大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龚彩霞 陈新军 高峰 官文江 雷林  出版年:2011
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922012007AA092202);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3104110002);国家发改委专项(2060403);上海市捕捞学重点学科项目(S30702)
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之后,在渔业资源开发、管理、评估及保护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渔业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简要概述了国内外HSI研究...
关键词:栖息地适宜性指数  模型开发  渔业科学
黄海中南部主要鱼种的生态位分析
8
《渔业科学进展》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学院 于振海 金显仕 李显森  出版年:201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4006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1104);农业部渔业资源监测调查项目共同资助
根据2006年黄海中南部4个季度月(1、4、8、10月)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分析了黄海中南部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时空生态位宽度、时空生态位重叠以及优势种的季节变化,以期对该海域主要鱼种的生态位特征进行...
关键词:黄海中南部 时空生态位宽度  时空生态位重叠  相对重要性指数(IRI)  
南极磷虾种群生物学研究进展Ⅰ-年龄、生长与死亡
9
《水生生物学报》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朱国平  出版年:2011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7AA092202);农业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项目(D-8003-09-0158);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702)资助
南极磷虾通常是指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 Dana,1852),它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磷虾目(Euphausiacea)、磷虾科(Euphausi...
关键词:南极磷虾 种群生物学 年龄 生长  死亡  
世界头足类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潜力
10
《海洋渔业》上海金优远洋渔业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周金官 陈新军 刘必林  出版年:2008
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NCET-06-043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A05);上海市捕捞学重点学科(T1101)资助
关键词:头足类 资源开发  发展潜力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