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遗址    学术界    五铢钱    东汉    清至民国时期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27H指数:2WOS: 1 北大核心: 7 CSSCI: 6 CSCD: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东汉五铢钱的分期研究
1
《文物》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系;武汉市考古研究所 徐承泰 范江欧美  出版年:2010
关键词:五铢钱 分期研究  东汉 清至民国时期 50年代  20世纪  清代前期 学术界
河南淅川县马岭汉代砖室墓发掘简报
2
《考古》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系;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办公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余西云 郝晓晓 赵新平  出版年:2016
马岭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盛湾乡贾湾村马岭自然村,地处丹江与淅水交汇处西南的临江台地上,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2°55′49″,东经111°28′30″,海拔160~166.3米(图一)。该遗址于1957年被河南省文物...
关键词:河南  淅川县  马岭  砖室墓 汉代
颅骨测量数据揭示欧亚大陆东部史前人群扩散的"二层"模式
3
《南方文物》不详;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考古与自然史学系 松村博文 洪晓纯 Charles Higham 张弛 山形真理子 Lan Cuong Nguyen 李珍 范雪春 Truman Simanjuntak Adhi Agus Oktaviana 何嘉宁 陈仲玉 潘建国 贺刚 孙国平 黄渭金 李新伟 魏兴涛 Kate Domett Sin Halcrow Kim Dung Nguyen Hoang Hiep Trinh Chi Hoang Bui Khanh Trung Kien Nguyen Andreas Reinecke 邓婉文(译) 赵春光(译) 洪晓纯(校)  出版年:2020
日本科学促进会(JPS 16H02527);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DP 110101097 & 150104458)的项目.
本文是基于考古发掘获取的人骨遗存在内的89组古代及现代的人群样本而做的颅骨形态测量研究,侧重说明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anatomically modern humans)在欧亚大陆东部演化分布的“二层”模式。距今6.5...
关键词:欧亚大陆 澳大利亚人 二重结构 中国中部地区  东南亚地区  增长速度  考古发掘  绳纹时代  
河南淅川下寨遗址东晋至南朝墓发掘简报
4
《文物》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 聂凡 魏晓通 孙广贺 贾长有 孙凯 曹艳朋 宋若虹 楚小龙 孙静祎 李胜利 丁保成 李航 董少清 何晓琳 魏继印  出版年:2016
下寨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滔河乡下寨村北,北临丹江,东、南临滔河,地处两河交汇处。遗址地处盆地之中,地势平坦,大致呈椭圆形沿滔河北岸分布,根据考古勘探,其面积约为60万平方米(图一)。
关键词:河南省  发掘简报  遗址 南朝墓 东晋 考古勘探 淅川县  南阳市  
横断山区出土“双圆饼首”与“T形茎首”青铜短剑研究
5
《考古》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系 郝晓晓  出版年:20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盐源皈家堡遗址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BKG005)的资助。
横断山区的双圆饼首青铜短剑与T形茎首青铜短剑不晚于战国晚期,两者形制、分布、使用环境等各有特点。前者与冀北山地春秋至战国早期流行的双圆饼首短剑最接近,后者体现了中国北方青铜时代晚期文化的交流或与欧亚草原青铜文化的融合。它...
关键词:横断山区  双圆饼首短剑  T形茎首短剑  欧亚草原 青铜时代
河南淅川县马岭遗址煤山文化遗存的发掘
6
《考古》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系;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办公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郝晓晓 余西云 刘永信 马小姣  出版年:202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淅川马岭:史前聚落的探索”(编号18BKG010)的支持。
马岭遗址于2007~2009年进行了发掘。其中煤山文化遗存包括房屋、灶、灰坑、灰沟、陶棺墓等遗迹,出土了侧装扁足鼎、鼓腹罐、深腹罐、高领罐、瓮、粗圈足盘等陶器,以及少量石器和动物骨骼。这批遗存可分为三期五段,年代从龙山时...
关键词:河南淅川县  马岭遗址  煤山文化  
安徽阜南台家寺遗址出土龟甲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
7
《第四纪研究》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与文博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系;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 杨娟 姚政权 郭怡 谢诗雨 何晓琳 高颖彤 胡耀武  出版年:2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773008);科技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项目(批准号:2020YFC1521606);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批准号:21NDJC031YB);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之江”青年项目(批准号:21ZJQN02YB);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项目(批准号:Z20JC076)共同资助。
本研究以阜南台家寺遗址出土的商代龟甲及部分动物骨骼为材料,开展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在揭示动物食物结构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先民对龟的使用及龟的来源问题。研究结果显示:龟甲的同位素数据相互之间差异较大,通过聚类分析大致可分...
关键词:台家寺遗址  龟甲 商代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用龟行为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