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修辞    文化内涵    女性    观众    媒体    

研究学科:

被引量:7H指数:1北大核心: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X千万条,Y第一条”何以蹿红
1
《语文建设》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中文系;山西师范大学网络中心 孟德腾 黄芙菊  出版年:2019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2018年度基础研究基金项目“现代汉语紧缩结构构式化的动态考察及认知机制研究”(2018JCYJ11);山西师范大学2018年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2018JGXM-05);2019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以真实语料为突破口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语言学概论》中的运用和实践”(J2019090)
对于“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这句安全提示语,相信看过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的观众都耳熟能详。只要稍加关注,你可能会在不经意中发现,半实体构式“X千万条,Y第一条”在各种媒体上大行其道,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眼球。
关键词:提示语 媒体 关注  观众
论《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厉夫之双重性格
2
《当代小说(下半月)》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中文系 贺帅  出版年:2009
《呼啸山庄》作为艾米莉·勃朗特的惟一一部小说,无论是在主题结构上,还是在艺术构思上,都表现出了女作家超乎寻常的独创性。文章分析了其主要人物希思克厉夫在出走、重新回来直至报复过程中表现出的双重性格。
关键词:呼啸山庄 希思克厉夫 双重性格
论张洁小说中渗透的婚恋观
3
《传播力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中文系 王沛  出版年:2019
本文就张洁婚恋小说中体现出来的婚恋观进行论述,作者认为,张洁婚恋小说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理想和浪漫阶段、怀疑和失望阶段、厌恶和憎恨阶段、豁达和平和阶段。不同时期张洁婚恋观念迥异,详细梳理其变化,如同一个女子的成长经历,从...
关键词:张洁  婚恋小说 婚恋观
论阮籍诗的艺术风格
4
《明日风尚》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中文系 程志远  出版年:2017
本文从阮籍的咏怀诗入手,着力分析阮籍诗的艺术风格,得出阮籍诗歌在风格上有两个显著的特色:蕴藉含蓄,自然飘逸。
关键词:阮籍诗  艺术风格 蕴藉含蓄  自然飘逸  
寂寞而丰富的心——评伍尔芙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
5
《牡丹》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中文系 周珊珊  出版年:2015
伍尔芙作为意识流的代表性作家而被读者熟知,但是她早期作品《墙上的斑点》却并不是其中典型。但正是这非典型性使得这篇文章获得了更多读者的喜爱。除此之外,这篇文章无论从艺术的精巧还是思想的宽广都使读者叹服,也使得读者陪着她那颗...
关键词:伍尔芙 意识流小说 早期作品  现代文学 代表类型  非典型性  独自一人  淡淡的忧伤  我存在  深层次思考  
《镜花缘》中的“才女”形象分析
6
《读书文摘(青年版)》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中文系 李婧  出版年:2014
明末清初,在中国小说史上涌现了一大批才子佳人小说,这批小说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礼赞"情"而剔除"欲",只强调女性之才。《镜花缘》确体现了一些进步的女性观,如追求男女平等,反对缠小脚等,这似乎相对传统观念有所变化。那么该如...
关键词:镜花缘 女性 才女
生命的救赎——论莫言《蛙》的象征意蕴
7
《读书文摘(青年版)》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中文系 崔蓉  出版年:2014
《蛙》这部小说提供给我们可追问、思索的问题很多,莫言通过"姑姑"这一形象对计划生育制度造成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无情地批判,展示了人物精神救赎的艰难历程,呼吁人们敬畏生命,追求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而"蛙"在此也具有了...
关键词:蛙  象征  生殖崇拜
屈原辞赋所构建的形象研究
8
《参花(下)》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中文系 贾志轩  出版年:2019
屈原自己所创作的辞赋、诗文是现存最早的对屈原形象进行整合的历史资料,历代的文人墨客对屈原形象也进行着不断的重构解读,以至于屈原的名字已经成为一个历史人物形象的象征。本文从我们所熟知的屈原生活的时代出发,去重新认识一个历史...
关键词:屈原  辞赋 人格形象
“三言二拍”中僧尼形象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9
《读书文摘(青年版)》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中文系 宋鑫斐  出版年:2015
本文试图说明三言二拍中僧尼形象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主要从普遍的天命观、觉醒的生命观这两个角度进行文化方面的解读。对其文化方面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社会心态、文化观念以及民俗信仰。
关键词:“三言二拍”  僧尼形象 文化内涵
《诗经》中男女赠物的文化内涵
10
《牡丹》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中文系 张美娟  出版年:2015
《诗经》中有一类婚恋诗多是赠物达情,反映了先民的采摘习俗和投赠之风,是研究古代民风民俗的宝贵材料。在物质匮乏,科技落后,思想初萌的先秦时期,男女通过赠物这一浪漫行为来表达心曲、追求爱情的现象背后亦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野有死麕  女曰鸡鸣  婚恋诗 郑风  溱洧  邶风  卫风  陈风  王风  召南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