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闽江学院历史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清代    宾兴    述论    大学生    清代科举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轻工类    建筑类    

被引量:392H指数:8WOS: 1 北大核心: 37 CSSCI: 40 RDFYBKZL: 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闽都文化若干问题探研
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闽江学院历史系 薛菁  出版年:2008
本文对闽都文化的内涵与历史分期作了初步探讨,着重论析了闽都文化的内在特质及其成因,认为:闽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以及长期为"都"的历史地位塑造了闽都文化内陆性与海洋性兼具的特质,培育了闽都文化和合儒雅的...
关键词:闽都文化  内涵  历史分期 特质
2009-2013年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热点分析
2
《情报科学》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闽江学院历史学系 隋鑫 王念祖  出版年:2015
以2009-2013年这5年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的图书馆学情报学高影响力论文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文献计量学中的"内容分析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论文的主题、关键词共词频次与中心性分布进行分析。从三...
关键词: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学 内容分析法  共词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法
唐朝武举制度的创立
3
《闽江学院学报》闽江学院历史系 王圣洪  出版年:2004
本文分析了武则天创立武举的历史原因、武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创立武举的意义。
关键词:唐朝 武则天 武举制度 创立  
宋代贡士庄考论
4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闽江学院历史系 金甦 毛晓阳  出版年:2010
福建省社科项目(2008B2125);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0902306);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9CZS008)
贡士庄是宋代专门为科举考生而筹资设立的教育经费组织。宋代贡士庄具有明显的教育公益基金属性,主要分布于江西、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四川一带。贡士庄的资产来源主要有官府财政拨款设立、官员改拨教育田产或废寺田产设...
关键词:贡士庄  设立  管理  教育公益基金  
清代台湾进士名录考订
5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闽江学院历史学系 毛晓阳  出版年:201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CZS008);福建省社科项目(2008B2125)
有关清代台湾进士,黄典权、林文龙列有31人,汪毅夫列有32人,均未能尽台湾进士的全貌。通过文献考订,综合各家的统计标准,清代台湾进士的总人数应该是33人。从文献考订的过程看,相关进士名录、索引以及地方志等文献对清代台湾进...
关键词:清代 台湾地区  进士 名录  
五口通商时期之世界“茶港”——福州港的沉寂与兴起
6
《闽江学院学报》闽江学院历史系 郭秀清  出版年:2005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福州因距武夷红茶区径捷,在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中被辟为首批通商口岸之一。福州的茶 叶贸易在经历了开埠初期近十年的沉寂后,到1853年突然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并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极盛,成为...
关键词:茶港  福州  沉寂 兴盛
清代宾兴礼考述
7
《清史研究》闽江学院历史系 毛晓阳  出版年:2007
福建省教育厅课题"清代福建进士研究"(项目编号:JB05170)阶段成果
宾兴礼是盛行于清代全国各地的一种科举典礼,主要是指府州县级别的地方官举行宴会送别科举生员。目前尚未发现明代曾举行宾兴礼的记载。宾兴礼的最早源头是周代乡饮酒礼。唐宋以来州军地方官举行的乡饮酒礼逐渐与科举典礼混行。明代初年乡...
关键词:清代 宾兴礼  乡饮酒礼
我国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阅读起步走”运动研究
8
《国家图书馆学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闽江学院历史学系 隋鑫 王念祖  出版年:2016
随着阅读推广服务的深入开展,婴幼儿阅读逐渐成为图书馆领域的关注热点。以我国台湾地区"阅读起步走"运动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归纳出其具有平等性、专业性、主动性、公益性、休闲性等特点,发现其开展过程中存在供书...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阅读起步走  阅读推广  婴幼儿阅读  台湾地区  
福建船政学堂与中国近代教育——兼论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教育理念
9
《闽江学院学报》闽江学院历史系 薛菁  出版年:2004
文章从福建船政学堂创办的目的、课程的设置及其取得的成绩等方面进行论述,充分肯定了船政学堂在中国近代教 育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对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教育理念作了客观的历史评价。
关键词:福建  船政学堂 教育史 课程设置  洋务派 教育理念 清朝  
古代文明与地理环境之关系——古代中国、埃及及两河流域比较
10
《闽江学院学报》闽江学院历史学系 林秀玉  出版年:2004
埃及、两河流域及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既有其共同性,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特征。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 历史背景下,自然地理环境为每个民族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和可塑性,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  埃及  地理环境 农业 生产力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