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苏州市委研究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苏州评弹    经济发展    开发区    政府职能    经济体系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建筑类    社会学类    电子信息类    交通运输类    

被引量:39H指数:3北大核心: 6 CSSCI: 4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苏州工业园区政府组织的机制与特色
1
《中国行政管理》苏州市人民政府;中共苏州市委研究室 朱永新 刘伯高  出版年:1999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  政府组织 新加坡经验  管委会 机构设置  开发区 政府职能 苏州市  规划管理 招商引资
苏州园林品牌价值研究
2
《中国园林》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遗中心古建筑保护联盟;苏州市委研究室;苏州市风景园林学会 陈大林 汪长根 蒋忠友 周苏宁  出版年:2018
苏州园林在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中形成了五大价值,即历史、艺术、文化、技艺和人居环境价值,成为世界遗产是苏州城市璀璨的文化符号和重要品牌。在新时代来临之际,深度挖掘和张扬苏州园林品牌价值,对苏州城市当今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风景园林 苏州园林 品牌  价值  
驾驶员职业素质与行车安全的思考
3
《产业与科技论坛》中共苏州市委研究室 蒋立新  出版年:2016
驾驶员作为保障行车安全的主要责任者,实践表明,驾驶员的职业素质与行车安全存在着最直接的关系。驾驶员的职业素质主要由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技术素质、职业心理素质三部分组成。对驾驶员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汽车运输企业管理者必须要...
关键词:驾驶员 职业素质  行车安全
由规模型扩张到内涵型增长——苏州开发区发展方式的转换
4
《上海经济研究》苏州市委研究室 冯坚  出版年:2003
苏州的开发区建设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已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开发区群落,其密集程度、建设水平和规模总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均名列前茅。 最近十多年间,伴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异军突起,苏州经济一直保持着较...
关键词:苏州开发区  增长模式  
苏州中心城市发展若干问题研究
5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共苏州市委研究室 汪长根 陈楚九 蒋忠友  出版年:2004
2001年以来,苏州市在行政区划调整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并已经产生了十分明显的积极效应。从巩固和完善区划调整成果、做强做优中心城市的高度看,以下几个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一是中心城市的规划问题,二是大城市建设的管...
关键词:苏州市  城市规划 管理机制  中心城市  土地资源
苏南乡镇企业20年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6
《常熟高专学报》苏州市委研究室 徐伟荣  出版年:1999
苏南乡镇企业在20年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所取得的极其辉煌成就,充分印证了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的深刻内涵。同时苏南乡镇企业在改革发展实践中也已经认识并正在走出包括所有制结构问题、政企关系问题以及发展速度问题的三大认识误区,...
关键词:苏南  乡镇企业 现代化  江苏  改革  
关于“苏州评弹口述史(百年)”的构想
7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苏州市委研究室 潘讯  出版年:2012
评弹口述史不仅能够呈现一部多元、全息、个人化的评弹史,而且还为江南文化社会研究提供重要视角和资料。评弹百年口述史构建以艺人史为中心,旁及艺术发展史、书目传承史、流派演变史、书场史、社团史等部门或专题,以从多侧面呈现百年来...
关键词:苏州评弹 口述史 百年  
让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更加熠熠生辉——苏州历史传统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实践与探索
8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中共苏州市委研究室  出版年:2011
2011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在作出“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工程”的重要决策后,又作出了两项新的决定:一是在古城区选择12处、约34000平方米的古宅群,作为老宅子保护修缮首批试点工程;二是选择阊门段、相门段、...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与利用  传统建筑 苏州  实践  名片 试点工程  保护利用  
苏州加快寻求服务业改革的新突破
9
《现代经济探讨》中共苏州市委研究室 陈楚九 钱洪明 吴立德  出版年:2005
本文在分析苏州服务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苏州应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打造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骨架的现代服务业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商务集聚区域,实现苏州服务业经济的新突破。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苏州  经济发展 体制机制改革 现代服务业 经济体系 新突破  创新力度  全面提升  建设  
从计划安置走向市场配置——苏州新区解决征地劳动力问题的实践与思考
10
《江南论坛》中共苏州市委研究室 程华国 林海燕  出版年:1998
在过去的几年里,苏州新区解决证地劳动力问题.主要是按照“谁征地谁吸劳”等传统政策进行的,其作用不可否定.然而,随着新旧体制转换步伐的加快,这一以计划安置为主的传统体制越来越显得与客观要求不相适应.其突出矛盾,一是征地劳动...
关键词:劳动力 苏州新区  动力问题 市场配置  剩余农业劳动力  劳动力市场  开发管理 自谋职业 体制转换  保险制度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