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雕塑    艺术家    艺术    美术教育    美术    

研究学科:建筑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17H指数:2北大核心: 11 CSSCI: 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以美为体 以史为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户外大型主题雕塑《追梦》创作谈
1
《美术》鲁迅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李象群 洪涛  出版年:2021
由鲁迅美术学院负责创作的这组雕塑《追梦》,突出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寓意人民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源源...
关键词:鲁迅美术学院  主题雕塑 湘江战役 不忘初心  创作谈  中央党校 弘扬民族精神 展览馆
白山追魂
2
《美术》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贺中令  出版年:1984
一颗头颅陨落在茫茫的长白山下,这颗头颅所容纳的民族魂,经久地蕴结在长白山区父老们的心头。 他,就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他指挥过千军万马,历时八年,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搅得侵略者惊呼;“吾满洲帝国,患了第一癌肿!”于是集...
关键词:保安村  蒙江  长白山区  八年  在原  集安县  质地美  英雄儿女 三道  道威  
速写与基础训练
3
《美苑》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王伟  出版年:2009
素描基础训练是高等美术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坚实造型能力的未来艺术家的基本途径。素描基础训练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不仅仅局限于掌握系统的造型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训练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关键词:基础训练  速写 高等美术院校 造型能力  基础知识  艺术素养 艺术家 素描
鲁艺雕塑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以东北鲁艺时期(1946—1953)美术部雕塑系教学计划为线索
4
《美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马文甲 袁佳  出版年:2021
东北鲁艺时期美术部雕塑系,即现今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前身,于1951年初在哈尔滨正式创立。本文以1952年东北鲁艺雕塑系的教学计划为中心,重新审视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养计划等,试图总结东北鲁艺时期美术部雕塑系教学,是...
关键词:东北鲁艺  雕塑教育 美术教育
霍波洋:创作手记
5
《艺术界》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雕塑学会;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会;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辽宁省美术家协会 霍波洋  出版年:2009
坐标1997年创作的作品,总的面貌以具象的形式出现,但它所侧重表现的又是一种借用文字和线来表达的概念,这种概念作用于大脑从而形成相关的物质形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知觉象征(形象)与概念象征(文字)相结合的作品。
关键词:创作手记 物质形象  种概念  作品  文字 象征  具象
造型艺术中的不完整性
6
《美与时代(创意)(上)》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马明阳  出版年:2018
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就从未停止过。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出现了不完整,但是这种遗憾并没有成为它们的污点,反倒吸引无数参观者倾倒。造型艺术中的不完整性以《断臂维纳斯》为典型...
关键词:造型艺术 不完整性  完形心理学
问题、过程还是结果?
7
《美苑》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鲍海宁  出版年:2005
“……一方面为传统资产阶级艺术的崩溃和先锋派的胜利而弹冠相庆,但同时又承认现代主义自身的内在冲动在面对大众化之下已经耗竭,先锋派已经寿终正寝:一方面驱动世俗化,但同进又对世界的祛魅忧心忡忡”。(丹尼尔·贝尔)
关键词:资产阶级 现代主义 先锋派 大众化 世俗化 丹尼尔  
大象有形
8
《美苑》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李邃  出版年:2012
具象雕塑绝对不是枯燥无谓的鸡肋。 很奇妙的是把一堆泥块变成有呼吸有血液流动的生命体的过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和它们相处,逐渐建立感情,或者说把自己的一部分转化成它,就是一场孕育,并且给它起好名字,希望它能代表那个时间里...
关键词:大象 血液流动 生命体 时间  
八十载薪火相传,八十载砥砺前行——鲁迅美术学院80周年校庆专访
9
《雕塑》<雕塑>杂志;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海民 鲍海宁  出版年:2018
海民(《雕塑》杂志执行主编):鲁迅美术学院将于2018年10月20日迎来建校80华诞庆典。这是今年继中央美术学院100周年、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之后的又一重要美术院校的校庆活动。在此,请您作为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的主任介绍...
关键词:鲁迅美术学院  校庆活动 中国美术学院  《雕塑》  专访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院校 艺术学院  
我们的时代,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艺术创作中矛盾的平衡观
10
《美苑》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孙双典  出版年:2015
“复杂多变”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代名词,表现在社会结构上就是一种综合的趋势,表现在艺术上则进入了一种综合体的时代,即在艺术创作上包容了各个样式的艺术创作手段与方法。加减法是一门人生智慧的艺术,加着眼于量的积累,减着眼于质的飞...
关键词:艺术创作 平衡观  矛盾  社会结构 创作手段  人生智慧  综合体  加减法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