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雕塑    艺术家    艺术    美术教育    美术    

研究学科:建筑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17H指数:2北大核心: 11 CSSCI: 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以美为体 以史为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户外大型主题雕塑《追梦》创作谈
1
《美术》鲁迅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李象群 洪涛  出版年:2021
由鲁迅美术学院负责创作的这组雕塑《追梦》,突出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寓意人民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源源...
关键词:鲁迅美术学院  主题雕塑 湘江战役 不忘初心  创作谈  中央党校 弘扬民族精神 展览馆
白山追魂
2
《美术》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贺中令  出版年:1984
一颗头颅陨落在茫茫的长白山下,这颗头颅所容纳的民族魂,经久地蕴结在长白山区父老们的心头。 他,就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他指挥过千军万马,历时八年,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搅得侵略者惊呼;“吾满洲帝国,患了第一癌肿!”于是集...
关键词:保安村  蒙江  长白山区  八年  在原  集安县  质地美  英雄儿女 三道  道威  
速写与基础训练
3
《美苑》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王伟  出版年:2009
素描基础训练是高等美术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坚实造型能力的未来艺术家的基本途径。素描基础训练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不仅仅局限于掌握系统的造型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训练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关键词:基础训练  速写 高等美术院校 造型能力  基础知识  艺术素养 艺术家 素描
鲁艺雕塑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以东北鲁艺时期(1946—1953)美术部雕塑系教学计划为线索
4
《美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马文甲 袁佳  出版年:2021
东北鲁艺时期美术部雕塑系,即现今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前身,于1951年初在哈尔滨正式创立。本文以1952年东北鲁艺雕塑系的教学计划为中心,重新审视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养计划等,试图总结东北鲁艺时期美术部雕塑系教学,是...
关键词:东北鲁艺  雕塑教育 美术教育
造型艺术中的不完整性
5
《美与时代(创意)(上)》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马明阳  出版年:2018
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就从未停止过。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出现了不完整,但是这种遗憾并没有成为它们的污点,反倒吸引无数参观者倾倒。造型艺术中的不完整性以《断臂维纳斯》为典型...
关键词:造型艺术 不完整性  完形心理学
问题、过程还是结果?
6
《美苑》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鲍海宁  出版年:2005
“……一方面为传统资产阶级艺术的崩溃和先锋派的胜利而弹冠相庆,但同时又承认现代主义自身的内在冲动在面对大众化之下已经耗竭,先锋派已经寿终正寝:一方面驱动世俗化,但同进又对世界的祛魅忧心忡忡”。(丹尼尔·贝尔)
关键词:资产阶级 现代主义 先锋派 大众化 世俗化 丹尼尔  
大象有形
7
《美苑》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李邃  出版年:2012
具象雕塑绝对不是枯燥无谓的鸡肋。 很奇妙的是把一堆泥块变成有呼吸有血液流动的生命体的过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和它们相处,逐渐建立感情,或者说把自己的一部分转化成它,就是一场孕育,并且给它起好名字,希望它能代表那个时间里...
关键词:大象 血液流动 生命体 时间  
八十载薪火相传,八十载砥砺前行——鲁迅美术学院80周年校庆专访
8
《雕塑》<雕塑>杂志;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海民 鲍海宁  出版年:2018
海民(《雕塑》杂志执行主编):鲁迅美术学院将于2018年10月20日迎来建校80华诞庆典。这是今年继中央美术学院100周年、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之后的又一重要美术院校的校庆活动。在此,请您作为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的主任介绍...
关键词:鲁迅美术学院  校庆活动 中国美术学院  《雕塑》  专访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院校 艺术学院  
我选择了一种雕塑人生
9
《美苑》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霍波洋  出版年:2008
每一位艺术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创作道路。在我的创作道路上,没有像许多艺术家那样保持着作品风格的一贯性,而总是在进行一种创作风格探索的同时,就开始孕育着新的探索,也许这是一种艺术上的“花心”。虽然每一次创作后的成功让我喜悦,新...
关键词:人生  雕塑 创作道路  “桃花源”  艺术家 作品风格  创作风格  “花心”  
唐代佛教雕塑的人物造型分析
10
《祖国》辽宁沈阳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王海彬  出版年:2016
佛教经古印度传入中国之后,经历了数个朝代的传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与中国文化进行了融合与交流。佛教在唐代是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出现了很多佛教雕塑。唐代佛教雕塑中的人物造像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具有强...
关键词:唐代 佛教雕塑 人物造像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