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文化研究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满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艺术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研究学科:轻工类    生物科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38H指数:3北大核心: 3 CSSCI: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吉林省燕秦汉辽东长城考古调查概述
1
《社会科学战线》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文化研究院 李树林 李妍  出版年:2011
作者经过20年田野考古调查与系统研究,相继在吉林省通化、白山地区浑江、鸭绿江中上游沿岸,首次发现和确认了呈连线分布的大批战国至秦汉时期遗址群,按其性质和功用划分为主体性军事类障塞设施、中枢性行政类城址和附属性保障类遗址三...
关键词:燕  秦汉 辽东障塞  长城  鸭绿江中上游  田野调查
研析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资源基本特征及其价值
2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文化研究院 刘彦臣 张宇石  出版年:2009
文中从分析天然矿泉水水质标准入手,揭示了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资源具有储量丰富、类型多样、水质优良、生态环境良好等基本特征,阐述了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资源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保健价值.
关键词:长白山  天然矿泉水 价值  
非遗视域下满族医药保护、传承与发展
3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文化研究院 刘智文 佘燕达  出版年:2020
吉林省少数民族发展补助资金资助项目“东北亚民族珍稀濒危文化遗存抢救整理系列工程项目”(项目编号:JMW2020_3(M))的阶段性成果。
满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元的历史文化价值,在疾病治疗、养生防病方面功效显著,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当代社会价值,其保护、传承与发展将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发挥重要作用。满族医药非遗保护现状不容乐观,亟须开...
关键词:满族医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发展  
满族服饰刺绣文化符号价值研究
4
《化纤与纺织技术》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文化研究院 崔巍  出版年:2022
通化师范学院基金项目“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研究——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例”(201825)
满族刺绣作为满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主体纹样中记载着满族先祖的遗迹和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图腾遗迹。满族刺绣的发展不仅凝结着满族人民的智慧,其与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等相互碰撞,使其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文章...
关键词:满族服饰 刺绣文化  符号价值  符号语言
秦开东拓与修筑燕北长城时间新考
5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文化研究院 李树林 李妍  出版年:2013
中国战国时期燕将秦开东拓与修筑燕北长城是件划时代大事,但史籍所载时间并不明确,以致当今史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采取列表进行出生纪年推理、燕国内政外交形势文献分析与年代排除法等方法,试对此问题再进行一次全新的考析。首次明...
关键词:秦开  东拓时间  燕北长城  修筑年代  考析
清末吉林新式旗人学堂及满文教育
6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文化研究院 刘彦臣  出版年:2009
吉林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200711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清末新政为背景,主要从吉林旗务处档案入手,围绕清末吉林新式旗人学堂的开设、满文教育依然颇受重视的原因、以满文为主的课程设置、满文教育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四个方面,探讨清朝末年吉林新式旗人学堂及满文教育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清朝末年 吉林  新式旗人学堂  满文教育  
万莉梅:春晖照得桃李香
7
《吉林画报》不详;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文化研究院 王可航 崔巍 刘智文 无  出版年:2019
万莉梅,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白山乌拉草编结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从教30多年,一直坚守在教学培训第一线,心如春晖育英才,桃李压枝满天下,将长白山乌拉草编结技艺(以下简称'长白山草编技艺'发扬光大。2008年,万莉梅率领草编...
关键词:长白山  吉林省  
满族刺绣纹样艺术特征及其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8
《大观(论坛)》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文化研究院 崔巍  出版年:2021
通化师范学院基金项目“非遗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功能研究”(202024ND)研究成果。
满族刺绣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形式,将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民族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但随着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满族刺绣等手工刺绣的发展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发展断层等一系列的发展危机。基于此,文章对满...
关键词:满族刺绣纹样  艺术特征 文创应用  
棒槌鸟:解读人参习俗文化的密码
9
《华夏文化论坛》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文化研究院;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赵春兰 刘峥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民间规约文献集成》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ZDB126);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长白山人参故事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JD45);吉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长白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旅游开发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JKH20170443SK)
笔者以采参习俗中的棒槌鸟为节点,结合红山文化遗存,破解了采参习俗中的棒槌鸟就是猫头鹰信仰的一种转化形式。因为女真一满族采参信奉萨满信仰,因而猫头鹰信仰在采参习俗中世代流传。棒槌鸟见证了采参习俗信仰对象在漫长历史岁月中的发...
关键词:棒槌鸟  人参 猫头鹰信仰  
满语文的多元保护传承路径探究
10
《满族研究》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动漫周边设计系;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文化研究院;吉林艺术学院研究生院 胥乃丹 王硕 魏志宇  出版年:2021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花丝技艺在濒危满语题材首饰设计开发创新应用研究”JJKH20200478SK;2019年吉林省高教学会高教科研课题项目“高校动漫专业优势下的满语跨界融合传承模式研究”JGJX2019D310;2019年吉林艺术学院“花丝工艺首饰设计与少数民族文创新融合研究”;2020年吉林艺术学院“基于跨学科融合背景下北方世居少数民族特色文创产品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民族语文逐步由信息交互工具,转变为传统文化载体和情感纽带。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满足文化消费者对民族语文的视觉审美需求,是文明传承与...
关键词:满语文 艺术呈现 跨界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