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阈限性与城市空间的潜能——一个重新想象传播的维度
- 1
- 《开放时代》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传播艺术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上海政法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潘忠党 於红梅 出版年:2015
- 关键词:传播 阈限性 空间 场所 后现代状态
- 从“We Media”到“自媒体”——对一个概念的知识考古
- 2
- 《新闻记者》上海政法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於红梅 出版年:2017
- 关键词:话语 知识考古 WE MEDIA 自媒体 参与式新闻
- 近眺异邦:批判地审视西方关于“后真相”的学术话语
- 3
- 《新闻与传播研究》上海政法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传播艺术系 於红梅 潘忠党 出版年:2018
- 关键词:话语 后真相 真相 知识考古 话语的体制
- We Chat:电子书写式言谈与熟人圈的公共性重构——从“微信”出发的一种互联网文化分析
- 4
- 《国际新闻界》上海政法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孙藜 出版年:2014
- 关键词:微信 熟人圈 公共领域 网络文化
- 作为“有机知识”的新闻:杜威和“夭折”的《思想新闻》
- 5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上海政法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孙藜 出版年:2014
- 关键词:新闻 有机知识 杜威 《思想新闻》 民主
- 数字媒体时代城市文化消费空间及其公共性——以苏州平江路为例
- 6
- 《新闻与传播研究》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上海政法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於红梅 出版年:2016
- 关键词:城市传播 公共性 文化消费 平江路 数字媒体
- 再造“中心”:电报网络与晚清政治的空间重构
- 7
- 《新闻与传播研究》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新报刊(媒介)史书写"研究团队;上海政法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孙藜 出版年:2015
- 关键词:电报网络 再造中心 晚清政治 空间重构
-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偏向探析
- 8
- 《编辑之友》上海政法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孙健 出版年:2016
- 关键词:新媒体 传播偏向 时间 空间
- 重构“共同体想象”:从电报诞生到新闻客观性在美国的确立
- 9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政法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孙藜 出版年:2015
- 关键词:电报 新闻客观性 共同体想象 民主市场社会
- 真实性的媒介化生成:近代中国都市现代性中的图像实践——以报刊新闻摄影为中心
- 10
- 《学术研究》上海政法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孙藜 出版年:2017
-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 媒介实践 新闻摄影 画报 近代中国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