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厌氧发酵    黄土丘陵区    沼气    秸秆还田    黄土高原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经济学类    能源动力类    

被引量:2,391H指数:27WOS: 41 EI: 27 北大核心: 168 CSSCI: 1 CSCD: 159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低温处理下不同禾本科牧草的生理变化及其抗寒性比较
1
《生态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系 李轶冰 杨顺强 任广鑫 冯永忠 张强 李鹏  出版年:2009
国家农业部948资助项目(2005-Z3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才基金资助项目(01140512);国家林业局948资助项目(2006-4-11)
研究牧草根系抗寒性的动态变化,对寒冷地区的牧草引种筛选意义重大。试验以美国引进的禾本科牧草高山早熟禾(Poa Aalpine)、俄罗斯野麦(Elymus junceus)、无芒冰草(Agropyron inerme)、爱...
关键词:禾本科牧草 抗寒性 SOD活性 可溶性糖 脯氨酸
生物有机肥对秦巴山区核桃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影响
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孙薇 钱勋 付青霞 胡婷 谷洁 王小娟 高华  出版年:2013
国家林业局科技推广项目([2010]3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119;41171203);农业部"948"项目(2010-Z20)资助
采用大田试验,探讨生物有机肥对秦巴山区核桃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代谢、酶活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生物有机肥可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微生物对各大类碳源的利用,提高微生物碳源利用率、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 微生物群落 酶活性 土壤理化性质
生物有机肥对猕猴桃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
《应用生态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江苏省南通滨海园区管委会;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孙家骏 付青霞 谷洁 王小娟 高华  出版年: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20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94);杨凌示范区科技计划项目(2015NY-25)资助~~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施肥、施用生物有机肥、传统有机肥和化肥对猕猴桃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在猕猴桃生育期内可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和荧光素二乙酸酯水解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出12.2...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 酶活性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群落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关系研究
4
《草地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杨丽霞 陈少锋 安娟娟 赵发珠 韩新辉 冯永忠 杨改河 任广鑫  出版年: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601);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312)资助
为探讨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的关系,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相关性分析对5种不同植被群落特征、多样性、土壤碳氮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组成主要为菊科、禾本科和豆科,...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植被类型 群落多样性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全氮
不同温度条件粪秆结构配比及尿素、纤维素酶对沼气产量的影响 ( EI收录)
5
《农业工程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金坛市农林局土肥站 白洁瑞 李轶冰 郭欧燕 杨改河 任广鑫 冯永忠 李勇  出版年: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48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07C10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质能源研究专项(07ZR050)
提高农村户用沼气的产气量和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利用效率,是当前循环农业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利用自行设计的可控性厌氧发酵装置,在室内模拟农村户用沼气发酵过程,研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作物秸秆和禽畜粪便配比以及添加尿素和纤维酶对...
关键词:尿素 沼气 纤维素酶 粪秆配比  产量  
秸秆还田与施肥对土壤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6
《西北植物学报》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甄丽莎 谷洁 高华 秦清军 陈强龙  出版年: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119;41171203);农业部948项目(2010-Z20)
通过大田定位试验,在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以小麦品种‘西农889’和玉米品种‘郑单958’为供试作物,采取不施肥秸秆不还田(CK)、秸秆还田(S)、秸秆还田+腐熟有机肥(SM)、秸秆还田+氮肥(SN)、秸秆还田+氮肥+磷...
关键词:秸秆还田 施肥 土壤电导率 土壤酶活性 作物产量
免耕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土壤呼吸及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
7
《中国农业科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王维钰 乔博 Kashif AKHTAR 袁率 任广鑫 冯永忠  出版年:2016
陕西省科技统筹计划(2015KTCL02-07;2016KTCL02-11)
【目的】研究免耕条件下秸秆还田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土壤呼吸及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方法】2011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陕西杨凌设置秸秆全量还田+施肥(S1F1)、秸秆全量还田+不施肥(S1F0)、秸秆半量还...
关键词:免耕 冬小麦-夏玉米 轮作  秸秆还田 土壤呼吸 水热状况
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碳库差异分析 ( EI收录)
8
《农业工程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韩新辉 佟小刚 杨改河 薛亚龙 赵发珠  出版年:2012
国家自然基金(30971695);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20090204120038);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0JQ500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金
为揭示不同人工还林地影响土壤碳库储量、质量的效应及差异特征,探讨了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质量分数、密度及碳库管理指数(CMI)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退耕12a后,与坡耕地相比,不同还林地主要提高了0~...
关键词:土壤 有机碳 林地 氧化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环境因子对巴山冷杉-糙皮桦混交林物种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
9
《生态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任学敏 杨改河 王得祥 秦晓威 刘振学 赵双喜 白宇  出版年:2012
科技基础性专项重点项目(2007FY110800);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200804022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070570)
对太白山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糙皮桦(Betula utilis)混交林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采用CCA排序法分析了环境因子与物种分布的关系,偏CCA评估了各个环境因子的重要程度,GAM拟合了物种丰...
关键词:物种分布 CCA 环境因子 物种多样性 GAM 巴山冷杉-糙皮桦混交林  
长期撂荒恢复土壤团聚体组成与有机碳分布关系 ( EI收录)
10
《环境科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王兴 钟泽坤 张欣怡 吴少君 卢绪巧 杨改河 任成杰 韩新辉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543)。
为探究撂荒地恢复过程土壤团聚体组成结构及其对土壤碳库累积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陕北黄土丘陵区恢复10、 17、 27和42 a撂荒草地为研究对象,以坡耕地FL作为对照,分析不同年限撂荒草地以及耕地土壤(0~20 cm)与(2...
关键词:撂荒恢复  团聚体 土壤稳定性  有机碳储量(TOC)  贡献率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