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淮委防汛抗旱办公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淮河流域    防洪    安全度汛    防汛抗旱    防汛    

研究学科:水利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经济学类    交通运输类    

被引量:14H指数: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新中国重大洪涝灾害抗灾纪实
1
《中国防汛抗旱》松辽委防汛抗旱办公室;海委防汛抗旱办公室;黄委防汛抗旱办公室;淮委防汛抗旱办公室;长委防汛抗旱办公室;珠委防汛抗旱办公室;太湖局防汛抗旱办公室 左海洋 阎永军 张素平 陈月华 陈敏 孙波 张怡  出版年:2009
中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涝灾害发生频繁,几乎年年都有洪涝灾害发生,只不过大小和程度不同而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2个丰水期,一个是1950年至1964年,一个是1983年至现在。据统计,自1950年...
关键词:洪涝灾害 新中国 抗灾 受灾面积 成灾面积 丰水期 平均  
新中国淮河流域防洪减灾的巨大成就
2
《治淮》淮委防汛抗旱办公室 徐英三  出版年:2004
新中国成立55年,也是治淮走过风风雨雨和辉煌历程的54年.50多年来,淮河流域豫、皖、苏、鲁四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指导下,经过不懈的努力,掀起了3次治淮高潮,战胜了1954年、19...
关键词:淮河流域 防洪减灾 洪水 新中国 方针  巨大  指导  高潮  控制  管理  
淮河流域防洪调度概化图的编制与研究
3
《治淮》淮委防汛抗旱办公室 吴旭  出版年:2005
关键词:淮河流域 防洪调度 概化 沭河  流域面积 废黄河 京杭大运河  平均降雨量 水系  过渡带  
淮河流域去冬以来旱情及抗旱工作综述
4
《治淮》淮委防汛抗旱办公室 徐英三 石英杰  出版年:2009
2008年冬季以来,淮河流域发生了严重旱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及时启动预案,积极组织抗旱,掀起了一场春季抗旱保苗的热潮。
关键词:抗旱工作 淮河流域 旱情 综述  抗旱保苗 国务院
浅析濛洼蓄洪区运用时机
5
《治淮》淮委防汛抗旱办公室 何琦  出版年:2003
关键词:濛洼蓄洪区  淮河流域 防洪 蓄洪区  洪峰
治理淮河50年防洪效益显著
6
《治淮》淮委防汛抗旱办公室 邱沛炯  出版年:2000
今年是治淮50周年,回顾50年的光辉历程,淮河流域豫、皖、苏、鲁四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指导下,掀起了二次治淮高潮。通过50年的治理,初步建成了防洪体系,不仅有效地控制了一般性洪水,...
关键词:淮河  治理  防洪效益 防洪体系 防洪减灾
土工格室在蓄洪区安全建设撤退道路工程软基路段的应用
7
《治淮》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淮委防汛抗旱办公室 尚俊伟 石英杰 欧勇  出版年:2012
土工格室作为一种新型的合成材料,是一种由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共聚物经强力焊接而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体,具有强度高、刚度大、耐老化、适应性强等特点,其在提高填土承受动荷载以及路基防护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功效,在笔者所参与设计的蓄...
关键词:道路工程 安全建设  土工格室 蓄洪区  软基路段 应用  聚丙烯共聚物 高密度聚乙烯
淮河流域水库洪水调度的回顾与思考
8
《治淮》淮委防汛抗旱办公室 任葵  出版年:2011
一、淮河流域水库基本情况 据《淮河流域防洪规划》统计,目前淮河流域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700多座,总库容279亿m^3,其中大型水库38座,总库容202.61亿m^3,防洪库容58.55亿m^3。
关键词:中小型水库 淮河流域 洪水调度 防洪库容 防洪规划 大型水库  
依靠科学控制机制 保障补偿政策顺利实施——蓄滞洪区运用补偿的工作要点
9
《治淮》淮委防汛抗旱办公室 夏成宁  出版年:2003
一、2003年淮河行蓄洪区运用概况 淮河自6月20日入梅后,降水渐多.6月29日~7月5日、7月8日~7月12日,淮河水系连续降大到暴雨.最大30天(6月20日至7月20日)累计降雨超过1991年,接近1954年.淮河干...
关键词:蓄洪区  淮河流域 蓄滞洪区 洪峰 水位
明确目标 落实措施 确保淮河流域安全度汛
10
《治淮》淮委防汛抗旱办公室  出版年:1998
今年是我国全面实施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的第一年,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为了切实搞好今年的防汛工作,流域各地本着抓早、抓细、抓实的原则,按照国家防办的要求,明确目标,落实措施,认真开展了各项汛前...
关键词:防汛 淮河流域 河流治理 防洪体系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