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北林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杨树    油松    黄土高原    核桃    林业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轻工类    经济学类    建筑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7,768H指数:41WOS: 30 EI: 16 北大核心: 444 CSSCI: 24 CSCD: 77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0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绿原酸分布、提取与生物活性研究综述
1
《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林学院基础课部;西北林学院林产工程学院 高锦明 张鞍灵 张康健 赵晓明  出版年:1999
评述了绿原酸在植物中的分布与生物合成、提取与分析方法、合成类似物的构效关系及绿原酸类似物的生物活性。
关键词:绿原酸 分布  类似物 提取分析  生物活性
黄土高原人工植被与其水分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西北林学院森保系 孙长忠 黄宝龙 陈海滨 刘增文 温仲明  出版年:199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以黄土高原半湿润区为代表,就主要人工植被对土壤水分影响现状及其原因,分别立地条件类型,进行了广泛调查与定点测定.结果表明,各种人工植被均有导致深层土壤干化的可能.干化层的出现,是人为高密度粗放经营,造成了水分长期亏损的累...
关键词:黄土高原 人工林 土壤干化 涵养水源
渭北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根系分布特征的研究
3
《应用生态学报》西北林学院资源学院 赵忠 李鹏 王乃江  出版年:2000
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6 - 0 0 4 - 0 5 - 0 7)
采用土钻法研究了油松、刺槐、樟子松、华山松、侧柏和山杏6个树种的垂直根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对刺槐根系分布特征有明显的影响,林地土壤水分状况的差异是造成这种影响的关键所在;土壤种类、结构等对刺槐根系的分布特征也有...
关键词:渭背黄土高原  造林树种 根系分布特征 刺槐 油松
杜仲叶与皮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4
《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林学院园林系 张康健 王蓝 张凤云 陈荣  出版年:1996
本文就杜仲叶和皮总成分、药用成分(绿原酸、桃叶珊瑚甙和松脂醇二葡萄糖甙)及营养成分(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杜仲叶含量丰富,除维生素含量基本相当外。
关键词:杜仲  树皮 树叶 有效成分  分析  
水分胁迫对元宝枫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5
《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林学院基础课部 胡景江 顾振瑜 文建雷 王姝清  出版年:1999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采用盆栽控水法和PEG6000处理法研究了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元宝枫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发现,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程度的加深,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逐渐增大,但在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条件下增幅不显著。S...
关键词:水分胁迫 元宝枫 膜脂 过氧化
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研究
6
《水土保持学报》西北林学院 王佑民 郭培才 高维森  出版年:1994
土壤抗蚀性是评定土壤抵抗侵蚀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历来为人们所重视。该文根据大量实例资料对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的主导因子是腐殖质及粘粒含量;水稳性团粒含量是反映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
关键词:黄土高原 土壤 抗蚀性
林木根系生态研究综述
7
《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系 刘建军  出版年:1998
林木根系生态研究是森林生态系统研究整体的一部分。研究内容包括:林木根系的生态可塑性、林木根系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及林木根系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有效性等方面。认为林木根系生态场研究将是今后根系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林木 根系生态  生态场 森林生态系统
杜仲化学成分研究
8
《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林学院园林系 尉芹 马希汉 张康健  出版年:1995
综述了杜仲中的化学成分、结构及部分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
关键词:杜仲  化学成分 化学结构 药理作用
沙棘黄酮化学研究的进展
9
《沙棘》西北林学院 高锦明 张鞍灵 李芸生 王蓝  出版年:1998
杨凌科研基金项目
沙棘黄酮是沙棘主要药用成分。按化学结构将沙棘黄酮分为6类约32种,以槲皮素和异鼠李素黄酮醇为主,讨论了沙棘黄酮的测定和分布,并提出了我国今后沙棘合理利用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沙棘 黄酮 化学结构 分布  
油松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10
《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林学院基础部;陕西省林业学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刘淑明 孙丙寅 孙长忠  出版年:1999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研究了20a生油松的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油松生长期内的蒸腾速度呈双峰型变化,平均蒸腾速度为0.501 5 m ol/g·s;影响油松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是空气相对湿度、光照。
关键词:油松 蒸腾速率 环境因子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