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彝族    文化    人类学    傈僳族    社会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生物科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1,357H指数:14WOS: 2 北大核心: 229 CSSCI: 257 RDFYBKZL: 9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乡村旅游与制度建构——以玉龙县美泉村旅游合作社为例
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 马翀炜 张爱谷  出版年:2009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课题:"云南乡村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研究"
在叙述美泉村旅游合作社产生发展历程,介绍合作社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开发以来该村的社会文化变迁。认为制度建构对于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村民们经过不断调适而产生的合适的制度安排,不仅具有产权维护、风险规避...
关键词:乡村旅游 制度建构  美泉村  合作社
基于私人成本与私人收益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研究
2
《华东经济管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 赵勍 张金麟  出版年:2012
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促进城市发展、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构建和谐社会。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农民工市民化的行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取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私人收益...
关键词:农民工 市民化意愿  私人成本 私人收益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关系和谐的实证研究--基于云南藏区的问卷调查
3
《民族研究》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 王德强 史冰清  出版年:2012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云南藏区跨越式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1AMZ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以问卷调查采集的数据为依据,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云南藏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落实情况与民族关系作了相关考察。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现程度与民族关系的和谐呈显著正相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并不相悖,国家认同高于民族认同,民...
关键词:云南藏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关系 国家认同
西方人类学领域的喜马拉雅研究学术史
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 沈海梅  出版年:2015
云南民族大学创新团队项目"喜马拉雅向东延伸地带的性别;环境与发展"阶段性成果
因西藏以及中印关系历史问题,作为西方学术领域重要区域研究的喜马拉雅人类学尚较少被中国学者关注,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出台,喜马拉雅将成为中国一个新的学术高地。文章对西方人类学领域中的喜马拉雅研究进行梳理,指出西方人类...
关键词:人类学 喜马拉雅研究  学术史
文化自信与民族地区乡村产业振兴——以曼夕布朗族茶业复兴实践为例
5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舫 保虎  出版年:2020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方略研究”(项目编号:18ZDA118);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缅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文化互动研究”(项目编号:19CMZ041)。
国家级"非遗"项目布朗族弹唱对曼夕村民文化自信具有重要形塑作用,"非遗"项目带来的文化自信可辐射至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文化自信对民族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文化自信激发民族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文化资源的资本化...
关键词:文化自信 民族传统文化 文化资本 产业振兴  布朗族
论历史时期西南疆域空间结构的多元属性和流动特征--兼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边疆视角”
6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尹建东  出版年:202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唐时期西南边境治理与区域社会互动整合研究”(16BZS100)。
空间结构应是用以探讨西南疆域社会及其关系格局演变的叙事单位。首先,地理生态环境的非均质性与多样性,对西南边疆社会文化面貌及疆域空间的形成起到了形塑作用;其次,历史上不同人群的长期活动,构成了西南疆域内部和外部不同层次的"...
关键词:西南疆域  空间结构 中心与边缘  中华民族共同体  边疆视角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论
7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 李智环  出版年:2012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云南贫困山地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以傈僳族为例"(项目批准号:10YJC850013)的阶段性成果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是政治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以及民族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交叉领域。现阶段国内外关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者是冲突还是一致、价值地位的高低以及其与文化适应的关系等焦点问题上。而中国学者...
关键词:认同  民族 国家  
在国族与世界之间:莫斯对文明与文明研究的构想
8
《社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 王铭铭  出版年:2018
1913年至1930年间,马塞尔·莫斯(Marcel Mauss)将文明重新界定为介于国族与世界之间的物质、制度、精神实体及它们的道德生境。本文系统考察了莫斯对文明与文明研究构想的由来、学术和现实政治针对性以及对当下社会...
关键词:社会科学 文明 社会学年鉴派  国族 世界  人类学
云南壮族的自然崇拜及其对生态保护的意义
9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 杨宗亮  出版年:2005
云南壮族的自然崇拜及其祭祀活动,反映出壮族的自然至上和人与有生命的自然物之间的平等关系的生态文化观。壮族的自然崇拜在客观上对生态保护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这种植根于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心理上的迷信思想,影响壮族现代生态文明观...
关键词:云南壮族  自然崇拜 生态保护
表演遗产:旅游中真实性的再思考
10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华全球研究中心;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旅游人类学委员会;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 朱煜杰 邵媛媛  出版年:2015
文章探讨了作为仪式实践者的东巴如何看待其在中国丽江纳西喜院婚礼庆典中的真实性问题。通过东巴的人生故事,文章指出,东巴对真实性的判断不仅与旅游客体、社会建构的现实或存在感有关,而且与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整合了外在世界的...
关键词:真实性  表演性 身体化实践  记忆 惯习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