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唐代    墓志    考释    清代    墓志铭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建筑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11,359H指数:26北大核心: 1,919 CSSCI: 2,316 CSCD: 112 RDFYBKZL: 18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4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基于GIS的中国土地生产潜力研究
1
《生态学报》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党安荣 阎守邕 吴宏歧 刘亚岚  出版年:2000
国家重点科技资助项目!(97-759-0 5-0 1 )
在地理信息系统 ( GIS)及全国农业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支持下 ,在前人关于农业生产潜力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了全国土地生产潜力的研究。首先探讨了基于 GIS的土地生产潜力研究方法 ;然后 ,就土地生产潜力的“土壤有...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  土地生产潜力 土壤有效系数  
历史时期关中地区农田灌溉中的水权问题
2
《中国经济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萧正洪  出版年:1999
关中农村灌溉用水资源权属关系的最基本特点是所有权与使用权二者的分离,农民只享有使用权,而包含于水粮之中的水资源使用权费是国家所有权藉以实现的经济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中,水权的取得方式和分配原因、实现的途径和管理方式存在着若...
关键词:灌溉水资源 水权分配 水资源使用权 关中地区  农田灌溉 水册 水使用权  历史时期 明清时期  渠灌区  
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 ( EI收录)
3
《地理学报》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龚胜生  出版年:1993
中国古籍里所说的瘴病主要是指恶性疟疾一类的传染病,它主要发生在热湿的气候环境和夏秋季节。2000年来,由于人为的作用和气候的变迁,其主要分布范围具有逐渐南移的趋势:战国西汉时期以秦岭淮河为北界;隋唐五代时期以大巴山长江为...
关键词:瘴病  分布  地理环境 传染病 恶性疟
商末黄河中游气候环境的变化与社会变迁
4
《史学月刊》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旅游与环境学院 王晖 黄春长  出版年:2002
新石器时代到商代黄河流域的气候属于温暖湿润期;商代后期气候出现了干旱化,导致了古公父迁岐,文王迁程迁丰,帝乙帝辛时不断向南方发展;而商末的旱灾和饥荒是周武王克商的直接导火索,导致商周之际的改朝换代。商末气候环境的变迁对...
关键词:商代 气候环境 社会变迁 干旱化 周武王克商  
中国城市的选址与河流
5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马正林  出版年:1999
中国城市无论都城或地方城市,其城址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中国的都城毫无例外地都把城址选择在河流的沿岸,或距河流不远,而地方城市也大都如此,这是中国城市选址的一条基本规律,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解决城市供水和水路交通问题。城市选址...
关键词:中国城市  城市城址  河流 水路交通
历史记录提取的近5~2.7ka黄河中下游平原重要气候事件及其环境意义
6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侯甬坚 祝一志  出版年:2000
中国科学院"九五"重点项目!(KZ95 2 -S1-4 19);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L LQG9717);中国科学院创
在对先秦历史文献可信度高的记录进行考辨的基础上 ,提取出包含多层面气候变化信息的 4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气候事件 ,参证于甲骨文等考古学资料 ,并与竺可桢曲线、敦德冰心δ1 8O记录进行对比以接受验证 ,确认了所提取气候事件...
关键词:气候事件 历史文献记录  黄河中下游平原  冰心  古气候变化 氧同位素
封建社会的“关中模式”——土改前关中农村经济研析之一
7
《中国经济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秦晖  出版年:1993
为什么要把前近代的关中农村作为一个模式来研究呢?这是因为: 一、关中是中国“黄土文明”的发祥地、封建社会与大一统国家的摇篮,周秦汉唐的立国之基。当中华民族领先于世界民族之林时,关中是灿烂中华的灿烂中心,当中国被世界近代化...
关键词:封建社会 农村经济 土改 经营地主 商品经济  土地改革  租佃关系 前近代 模式  农民  
西周青铜器断代两系说刍议
8
《考古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张懋镕  出版年:2005
一 问题的提出,二 个案分析,三 问题的症结与断代两系说发凡,四 两大系统青铜器的倾向性特征,五 “两系说”的主要意义及其局限性.
关键词:断代 青铜器 西周 刍议  倾向性  个案分析 症结  意义  局限性  
西北地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基本特征
9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朱士光  出版年:2002
我国西北地区按自然地理区域划分 ,除包括今之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 5省、自治区外 ,还当划入内蒙古自治区西半部与山西省。其下又可分为 8个二级自然区。这一地区在历史时期以迄现代 ,生态环境发生了多方面的明显变化...
关键词:秦汉 气候干旱化  历史时期 消失  变迁  明清时期 华北平原 制约  威胁  扩大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研究
10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暨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 姚文波 刘文兆 赵安成 李怀有  出版年:200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塬沟壑区农果林多元综合治理模式研究与示范"(2006BAD09B09)
基于对陇东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的问卷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发现大多数群众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事业及其各项措施具有很高的认同感,但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了综合治理的效果;小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虽有成效,但因非示范区、非项...
关键词:效益评价  指标体系 水土保持 问卷调查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